1.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蒸馏水 |
2.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料制成家具 B.温衣服晾干 C.蜡烛熔化 D.葡萄酿成酒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白糖 C.铁粉 D.木炭粉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入粉末状固体 B. 氧气验满 C. 稀释浓硫酸 D. 称量固体物质 |
5. 难度:中等 | |
有人形象地把人体比喻为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依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淀粉 B.水 C.脂肪 D.蛋白质 |
6. 难度:中等 | |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食品安全在行动”的活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 ) A.在牛奶中加入适量乳酸钙,帮助饮用者补充钙元素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C.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D.为让失击原色的粽叶返青,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冒出 |
8. 难度:中等 | |
次氯酸钠(NaClO)是某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1 C.+1 D.+5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灭火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桌面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
10. 难度:中等 | |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B.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C.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玻璃属于天然材料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12. 难度:中等 | |
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称力“苦囟”,可用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从苦囟中提取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Br+C12=Br2+2NaCl,该反成的基本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厦应 |
13. 难度:中等 | |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C.碳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D.碳、氮、氧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
14. 难度:中等 | |||||||||||||||
不同物质的溶液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所列物质pH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小于7的一定是酸溶液 B.pH大于7的一定是碱溶液 C.pH等于7的一定是水 D.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
15. 难度:中等 | ||||||||||||||||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单易行的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
16. 难度:中等 | |
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 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 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用语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一致的是( ) A.N2--两个氮原子 B.--一个钙离子 C.MgO--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2价 D.3H2O2--三个过氧化氢分子 |
18. 难度:中等 | |
归纳与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存在错误的是( ) A.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对应关系 ①金--由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 B.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①氧气能助燃--作高能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C.有关“污染源--污染物--解决策略”的对应关系 ①吸烟--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戒烟 ②霉变食物--黄曲霉素--不食用 D.物质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 |
19. 难度:中等 |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中,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硝酸钾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所以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
20. 难度:中等 | |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乙物质大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可来降温的方法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
21. 难度:中等 | |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一种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更有利于反应的发生 B.析出晶体后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C.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 D.析出的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
22. 难度:中等 | |
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 该工程示意如下: 对该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①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 B.③、④两步操作顺序可以颠倒 C.⑤操作得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 D.⑥操作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
23. 难度:中等 | |
化学用语可准确、规范的表示微观粒子、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填写下列空格: (1)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右图): 由此可以看出钠原子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现有氢气、水银、氧化钙、二氧化硫四种物质,其中(用化学式填写): 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常温下为液体的金属是______; 可用作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的是______;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______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共有______种,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分析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的信息还有(各写一条): 宏观方面:______ 微观方面:_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下: ①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难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根据以上叙述填空: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填写两条)______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26. 难度:中等 | |
在“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做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之间反应的实验.为对本课产生的废液进行绿色排放,甲、乙两位同学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和处理.请填空: (1)甲同学取少量溶液样品,观察到样品澄清并呈浅蓝色.由此猜想,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为______. (2)乙同学欲将废液处理为无色的中性溶液后再排放,他向废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观察到______,说明废液达到了该同学的排放要求. |
27.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给A装置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应先______,然后集中加热盛有药品的部位.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将产生的后果是______.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
28.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位同学发现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一些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研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如右图所示):①将光亮铜片部分浸入蒸馏水中;②将光亮铜片究全浸入煮沸过的蒸馏水中;③将光亮铜片放在干燥的空气中.请回答: (1)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______ (填写序号)试管内的铜片. (2)根据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_ (填写“是”或“否”) (3)乙同学认为要弄清导致铜锈蚀的因索,还应该再补充一些实验.在补充的实验中,如果要改变的因素______.则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选取“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填写) |
29. 难度:中等 | ||||||||||
小刚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产并分析相关问题.请填空: (1)他设计的四种实验方案,所需试剂如下: 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 ②铁、银、硫酸铜溶液 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 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2)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小刚取少量该残夜,分别盛在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或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
30. 难度:中等 | ||||||||||||||||
一次性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纸制食品袋.同学们经查阅资料得知,纸袋的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于是他们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C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 (3)为分别吸收纸袋充分燃烧的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通过分析和计算可推断得出,纸袋样品中______(填“含”或“不含”)氧元素,其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 |
31. 难度:中等 | |
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可用做无土栽培的营养液.请通过计算回答: (1)硝酸钾中钾元索、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2)某蔬菜基地欲配制3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______kg,水______kg. |
32.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5.0g石灰石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 ②将两份样品分别投入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 (1)每份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若每份样品中加入l0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不考虑水、氯化氢的逸出.结果精确到0.1%) 【解析】 (3)由图中曲线分析得出,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索是:______ 请另外举出-个生活或生产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