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属于氧化物 C.氧气属于纯净物 D.甲烷属于有机物 |
2. 难度:中等 | |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
3. 难度:中等 | |
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 直接关系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氮分子:2N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氧化铝元素的化合价:O3 D.4个氢原子:2H2 |
6. 难度:中等 |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钾能与硫酸锌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金属锌 B.金属铁与硫酸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溶液的质量增大 C.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D.金属铜与氯化银反应得到金属银 |
7.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农具上铁锈不及时除去 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 C.工地上的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 D.家用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 |
10. 难度:中等 | |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微粒之间有间隔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
11. 难度:中等 | |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镁和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
12. 难度:中等 | |
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风写了一首歌,歌名为《化学是我,化学是你》.其中写道:“…你我你我 要温暖漂亮 化学提供 衣装婀娜;你我你我 要吃足喝好 化学提供 营养多多;你我你我 要飞天探地 化学提供 动力几何;即使你我的身心健康 也是化学密码解锁;…”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
13. 难度:中等 | |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且耐用 B.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应禁止生产和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C.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日本大地震中和核泄漏事件引起人们的反思,要安全可靠地使用核能 |
14. 难度:中等 | |
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H2PO4)2 D.KNO3 |
15. 难度:中等 |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
16. 难度:中等 | |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钠等.下 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7. 难度:中等 | |
水是生命的源泉,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水的有关知识.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______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______的方法. (2)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实验______;实验B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该提倡以下方式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B.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C.不间断地放水刷牙 D.用喷灌、滴管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
18. 难度:中等 |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 (2)2012年3.15晚会播报了某地违规将有腐蚀性的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的内幕.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它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
19. 难度:中等 | |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金属的用途之广. (1)根据如图的应用实例,可知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在已经发现的一百余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种类远比非金属元素的种类______;工业上用赤铁矿作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Fe+3CO2 |
20. 难度:中等 |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
21.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生活用品中,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薄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2)我们常用的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的功能. (3)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如缺______会引起贫血. (4)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少量______,此类物质可调节体内各种化学反应. (5)媒体曾报道过面条可燃,有市民误以为是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所致,但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面粉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就是可燃物.当它______时就能够燃烧,而且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t℃时,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______b(填“>”“<”“=”); (2)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______法提纯a; (3)在______℃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为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