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瓦斯爆炸 C.菜刀生锈 D.铜丝弯曲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读取液体体积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制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棉围裙 B. 塑料脸盆 C. 合成橡胶鞋底 D. 尼龙背包 |
4. 难度:中等 | |
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自来水 铝合金 B.氮气 煤 C.冰水混合物 液氧 D.石灰水 二氧化碳 |
5. 难度:中等 | |
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C.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D.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l4 B.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2 C.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 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
7. 难度:中等 | |
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无法判断 |
9.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B.汽油可洗掉衣服上的油渍 C.水可洗去铁栅栏上的铁锈 D.食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10. 难度:中等 | |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瓶中,a、b处水面无明显变化.则瓶中固体为( ) A.烧碱 B.生石灰 C.食盐 D.硝酸铵 |
11. 难度:中等 | |||||||||||||||||||||||
用如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按要求书写化学符号: (1)三个氮气分子 ;(2)五个硝酸根离子 ;(3)小苏打的化学式 . |
13. 难度:中等 | |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 ; (2)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 (3)用稀硫酸除铁锈 ; (4)天然气燃烧 . |
14.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且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填写物质序号). |
15. 难度:中等 | |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内的一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1)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2)餐厅制作美食用到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3)使用的电动观光车,有效减少了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可能会造成酸雨的是 . (4)世博会的举办,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节约使用天然气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少开车. |
16. 难度:中等 | |
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物质,E、F、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1)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 2H2↑+O2↑ |
17.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上图字母). |
18. 难度:中等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 (1)用甲装置测定水的组成.a试管中气体能燃烧,该气体是______,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2↑ |
19. 难度:中等 |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 (1)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 H2.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5):______.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6):2Al+2NaOH+2H2O=2______+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
20. 难度:中等 | |
在一烧杯中盛有42.2g碳酸钙和氯化钙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16.6g水,使氯化钙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加入稀盐酸前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当滴入稀盐酸质量至图中A点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