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化学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化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范畴( ) A.改造自然,改造并获得有用的物质 B.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C.认识自然、认识物质、应用物质 D.物质的运动状态 |
2. 难度:中等 |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
4. 难度:中等 | |
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密度有微小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在与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B.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C.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D.瑞利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是纯净物 |
5. 难度:中等 | |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 B.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
7. 难度:中等 | |||||||||||||
小丽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8. 难度:中等 | |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9. 难度:中等 | |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
10. 难度:中等 | |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生产农作物时,农民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 B.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 D.一些农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11. 难度:中等 |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金刚石、氦气、干冰、生石灰这几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将它们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写在空格处. (1)用作填充气艇的是______; (2)用作致冷剂的是______; (3)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 (4)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
12. 难度:中等 | |
2011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新的监测项目将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频发的雾霾天气催热了防PM2.5专用口罩的网上销售,医生指导晨练爱好者雾霾天最好待在家里,若要外出必须戴好口罩.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则选择更有效的口罩是______(填序号). (3)佩戴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作用. |
13. 难度:中等 | |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Cl2=2NaCl,反应前后Na、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通常具有氧化性.如: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铁的氯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该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物中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 . (2)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一定有的固体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有人认为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你也从化合价角度解释原因 . |
14.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的三种包括在标准内,而另一种不在标准内,标准一: ,包括的物质 _;标准二: ,包括的物质 . |
15. 难度:中等 | |
“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产生O2和H2O.所示装置图中各仪器内盛放的物质分别为:A.稀硫酸;B.锌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各题: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E、F中的物质可能分别是 ; ; (3)按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用字母表示) 化合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分解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置换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复分解反应 ,发生在装置 |
16. 难度:中等 | |
2006年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经某市时发生侧翻,约有1 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对该市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威胁.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_____. (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可以多选). ①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 ②挖隔离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 ③随时监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 (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燃烧处理.写出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6CO2+3H2O
|
17. 难度:中等 |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______;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CO2在高温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为验证该反应,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装置图如下(夹持装置及加热部分未画出): (1)根据装置图,填写下表:
|
19. 难度:中等 | |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