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第3单元 自然界的水》2010年单元测试卷(9)(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冰、干冰、醋酸
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
D.石墨、熟石灰、盐酸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
A.吸附
B.沉降
C.电解
D.消毒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表是今年3月我市环保局在自来水取水口检测的部分结果,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取水地点溶解氧(mg/L)氨氮(mg/L)
A8.90.107
B8.50.165

A.溶解氧的“氧”指氧气
B.氨氮含量高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取水口附近不能设立排污企业
D.生活污水在取水口可以任意排放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地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小分子团水的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小分子团水中含有氢分子
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
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B.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危机而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的一个应急办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投入沉淀剂静置)后过滤.若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 )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化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设计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中的原子100%转移到产物中
B.将垃圾分类回收后用于发电,并将尾气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C.将污染较大的企业全部迁到无人海岛,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
D.提高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原子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manfen5.com 满分网”表示氧原子,“manfen5.com 满分网”表示氢原子,据图回答:
manfen5.com 满分网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前后    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发皿.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关于对上述处理后的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水为纯净物
B.所得水是洁净的,可以直接饮用
C.若在所得水中加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的泡沫则所得水中含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
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据报纸登载,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一串氢气球爆炸.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20多人的皮肤.请简要回答: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时,试验用相对原子质量为4的稀有气体氦气,作为大型升空气球的气体,其原因是: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上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刷牙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2)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3)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节假日,小明在某游乐场看到了一种名为“水上行走”的游乐项目.具体玩法是:游客从开口处进入水上透明行走球中,工作人员充入新鲜空气后拉上拉链,将球密封起来后推入水中,人就能在水上“自由行走”了.
小明通过上网,获得了以下资料:
资料1:水上透明行走球的直径为2m,球体体积公式为:V=πr3(r为球体的半径).
资料2:通常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21%,当氧气浓度低至17%时,就会出现缺氧现象,因此,氧气浓度的最低限度是17%.
资料3:在剧烈活动状态下,一般每人每分钟所需氧气为0.01m3
请利用所学知识和以上资料分析计算:
(1)透明行走球内部空间约为______m3(精确到0.01,下同).
(2)假设人所占空间和球内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在安全的前提下,球内可供呼吸的氧气体积为______m3,两个人在球内最多能正常玩______分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