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 玉石雕刻 B. 烧制陶瓷 C. 葡萄酿酒 D. 火药爆破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量取液体体积读数 D.称量NaCl固体
|
3. 难度:简单 | |
201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乘坐公交车出行 B. 循环使用教科书 C. 废弃物品焚烧处理 D.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
|
4. 难度:简单 | |
科学家最近用激光与高压冰的结合发现了一种新的水的存在方式,即水同时处于固态和液态,这种水被称为“超离子水”。下列有关“超离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组成元素相同 B.超离子水属于混合物 C.超离子水中的水分子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D.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
5. 难度:简单 | |
溴被称为“海洋元素”,溴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溴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5 B.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5 C.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g D.溴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
A.A B.B C.C D.D
|
7. 难度:简单 | |
一种名为杜仲的中药材,可提取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的物质﹣﹣绿原酸(C16H18O9)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绿原酸是氧化物 B.每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C.绿原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18:9 D.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
|
8. 难度:简单 |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可以体现出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关的是( ) 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的保护 B.焦炭﹣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C.氧气﹣可供给呼吸﹣医疗上用于抢救病人 D.石墨﹣能导电﹣铅笔芯
|
9. 难度:简单 |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10. 难度:中等 | |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与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D.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
11. 难度:简单 |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 (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一个亚铁离子_____
|
12. 难度:简单 | |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是水净化操作中的一种,实验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每空0.5分) (2)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
|
13. 难度:简单 |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_____。 (2)请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可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填“c”或“d”)处。 (3)选择D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种即可)。 (4)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
|
14. 难度:简单 | |||||||||||||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产生的气体为O2 猜想二:产生的气体为Cl2 猜想三:产生的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有一个小组猜想该气体中可能有SO2,但其他小组都认为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同学:方案I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 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 (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图中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_____。 (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待反应结束,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熄灭酒精灯,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5)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 (6)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_____ 设计实验:_____。
|
16.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液体和滤渣为66.8g。 求:(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