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 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 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
|
2. 难度:简单 | |
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非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 C.氧元素 D.氢元素
|
3. 难度:简单 | |
如果一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不会改变的是( )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B.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 C.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中的标准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与其他三项的目的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点燃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B.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 C.在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前,先向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加入一层细沙 D.在使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氢气
|
5. 难度:困难 | |
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1 g / 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 mL溶液,用每次20 mL蒸馏水冲洗了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 ) A.1/81 B.1/820 C.1/1681 D.无法确定
|
6. 难度:中等 | |
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 A.BaMnO4:锰酸钡 B.Na2FeO4:铁酸钠 C.Hg2Cl2:氯化汞 D.CaHPO4:亚磷酸氢钙
|
7. 难度:简单 |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A.增加数据数量,便于总结数据变化规律 B.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 C.消除试剂中所含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
|
8. 难度:中等 | |
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铁 C.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 D.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亚铁
|
9. 难度:简单 | |
对如图所示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可能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变化 B.甲中有未溶解的氧化钙 C.操作Ⅱ一定是升高温度 D.乙中液体可能呈中性
|
10. 难度:困难 | |
将已部分锈蚀变成铜绿〔Cu2(OH)2CO3〕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 A.增重10% B.增重25% C.减轻30% D.不变
|
11. 难度:简单 | |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 B.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分解产生的氢气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
12.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溶液,只需通过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分的是( ) A.BaCl2、Na2CO3、KOH、K2SO4 B.Ba(OH)2、Na2SO4、MgCl2、HCl C.H2SO4、KCl、ZnCl2、CuCl2 D.NaOH、FeCl3、NaCl、HNO3
|
13. 难度:困难 | |
有关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生成物质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盐与盐之间产生两种新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14. 难度:困难 | |
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分别相等,它们不可能是( ) A. 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B.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C. 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 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实验及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溶液加热,通过检验是否有氨气产生判断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 B.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C.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D.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
|
16. 难度:困难 | |
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主要成分是NaN3,KNO3和SiO2。 (1)汽车发生猛烈碰撞时,NaN3分解,生成甲、乙两种单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硝酸钾的作用是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单质甲反应,生成单质乙和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生成的两种氧化物分别与SiO2反应,从理论上计算可知,SiO2与NaN3的质量比宜大于_____。
|
17. 难度:困难 | |
高炉炼铁所需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其过程可用下图简要表示: 已知气体①、气体②和固体③均属于氧化物。 (1)气体②的化学式为_____。根据氧化物的性质推测炉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2)炼铁高炉底部通过不同高度的出口分离铁水与炉渣(如图2所示)。能实现渣铁分离的原因是是因为炉渣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3)反应Ⅰ~Ⅴ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个,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个,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个。 (4)高炉气体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占55%~60%)的是_____(填化学式),此外还含有25~30%的可燃性气体_____(填化学式),以及9~12%左右的_____(填化学式)。
|
18. 难度:中等 | |
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说明原因_____。 (2)进行操作①后,判断BaCl2过量的操作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则说明BaCl2过量。 (3)加入Na2CO3的目的是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Na2CO3溶液,其理由是_____。 (4)滤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此实验方案尚需完善,具体步骤是_____,目的是_____。 (5)请再写一种实验方案,添加沉淀试剂的步骤为_____。
|
19. 难度:简单 | |
图A中的两个圆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有关信息,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请你参照图A,在图中的空格处图B、图C中的(1)、(2)、(3)、(4)、(5)区域对应适当的内容(每处只要求填一点)。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
20. 难度:简单 | |
有人设计了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五个步骤: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有温度计的橡皮塞。 ②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与蒸馏烧瓶相连接,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 ③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 ④向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自来水,塞好带有温度计的橡皮塞,把连接器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 ⑤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 (3)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_____。 (4)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_____。 (5)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
|
21. 难度:困难 | |
为了测定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镁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2)此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 (4)若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发104.4 g水,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若要生产含镁4.5%的铝合金960 t,需要上述金属镁样品的质量为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CO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_____,再加水_____,静置,若观察到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的操作是先将_____,用_____,慢慢竖起锥形瓶,使块状CaCO3固体滑落到锥形瓶底部。 (4)如图2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
23.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在进行“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时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温度升高,有大量气泡逸出。经检验,生成的气体为氢气。该同学先从理论上猜想产生上述现象的多种可能原因,再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他取了四根洁净的铝丝分别与不同试剂反应,现象记录如下:
(1)请分析设置实验②③④各是为了验证何种猜想? 实验②_____; 实验③_____; 实验④_____。 (2)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生成氢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
|
24. 难度:简单 | |
小李将实验剩余的FeCl3溶液倒入含有H2O2的废液缸,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 (1)小李根据组成的元素猜测,无色气体可能是H2、O2、HCl、Cl2中的一种或多种。 (查阅资料)1.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在水中解离出Fe3+、Cl- 根据资料,小李可排除的气体为______ (实验一)为进一步验证该气体成分,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收集满该气体的小试管中,只观察到木条燃得更旺,则该气体一定含_______。 (2)小李认为上诉过程中FeCl3溶液作了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若要证明FeCl3溶液中的Fe对H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小王同学认为由此得出“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三) 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得出结论)要证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一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①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______(填序号)的现象。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②从定量角度需得到的关系式为m1=______(用m2和m3表示)。
|
25. 难度:中等 | |||||||||
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长相”类似的物质,如家庭制作食品用到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区分二者,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溶解度法(溶解度曲线见图)。 ①小亮同学利用这种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设计了下面实验,请完善实验内容:
②现有碳酸钠(2g)、碳酸氢钠(2g)和足量蒸馏水。请仿照上述①中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在室温条件下,调整变量、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区分碳酸钠、碳酸氢钠两种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