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重庆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活性炭净水

C.木材燃烧 D.火药爆炸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石油 C.风能 D.潮汐能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氮气在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

B.氧气可作燃料

C.二氧化碳固体作制冷剂

D.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加碘食盐能补充入体所需的碘元素。碘131原子和碘127原子都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属于微量元素

B.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

C.131、碘127两种原子的质量相等

D.131、碘127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等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中,标签贴错了的是

 

A

B

C

D

物质

H2SO4

汽油

酒精

KC1O3

危险警告标签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光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过氧碳酸钠(Na2CO4)是一种新型氧系漂白剂,其水溶液显碱性。下列有关过氧碳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碳酸钠由三个元素组成

B.过氧碳酸钠中各 元素的质量比为2:1:4

C.过氧碳酸钠不是氧化物

D.过氧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g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45日为国家安全日。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A.扇闻气体气味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D.把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B.钻木取火——降低着火点

C.釜底抽薪——清除 可燃物

D.风助火势——提供充足的O2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XY的粒子个数比为11

B.Z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约为78%

C.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为3: 2

D.W是分子构成的物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B.核外电子数:XY

C.YZ处于同一周期 D.原子序数ZY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有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述原理相似的是

A.用洗涤剂洗碗

B.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C.用烧碱除油污

D.用盐酸除去铁锈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5%H2O5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若实验室用此药品制取O2,下列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下列实验不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氧气瓶中,用带火星的木条引燃铁丝

B.在氧气流并灼烧,除去CuO中的C

C.BaOH2溶液鉴别 NH4NO3NaCl Na2SO4

D.BaCl2溶液证明NaOH是否变质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已知:,且Ca HCO32易溶于水。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1)氯化铵为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_____

2)表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氯化铵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今年五一节,重庆再次成为网红城市,刷爆朋友圈。

1)游客走到火锅店门口,闻到飘香的火锅味,是因为_____;下列火锅食材富含糖类的是_____(填序号)

A 鲜毛肚

B 莴箫头

C 鹌鹑蛋

D 土豆片

2)坐两江游船、赏洪崖美景。游船上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天然有机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A 塑料救生圈

B 铝合金护栏

C 真牛皮椅套

D 玻璃杯

3)洪崖洞上五彩缤纷的霓虹灯里面充入的是_____(填序号)

A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AlFeCu是工农业常用到的三种金属。

1)利用2A1+Fe2O3A12 O3+2Fe反应实现铁轨的焊接,该反应中Al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将AlCu的固体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滤渣中一定含有FeCu,可能含有Al

B 滤渣中一定含有Al Fe

C 滤液颜色一定是浅绿色

D 滤液中一定含有A13+Cu2+

3)为探究A1FeCu的活动性强弱,除A1FeCu丝外,还应选的一种试剂是_____(填序号)。

A  FeSO4溶液

B  CuSO4溶液

C  Al2SO43溶液

稀盐酸

4)将AlFe固体混合物10g加入到适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H21g,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恰好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沉淀完,则生成Na2SO4的质量为_____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3)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C,过滤后将滤液再回升到40°C,溶液质量_____ (填变大变水不变.

4)将最后一个烧杯中的乙溶液按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A  40°C的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四个烧杯中的溶液均是饱和溶液

C 30°C降温至20°C析出乙44g

D  n的数值是49

 

四、流程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四川盐法志》 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

1)生成固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滤液A中一定含有溶质NaClMgSO4_____(填化学式) 等。

2)操作I“敞锅熬盐_____结晶原理相同。

3)操作II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_____(填标势)。

A 蒸馏水

B 饱和NaCl溶液

C 饱和NaOH溶液

D 饱和BaCl2溶液

4)制得的精品盐_____(填一定不一定)是纯净物。.

 

五、实验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课堂上某老师按下图所示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请你对此进行

1)胶头滴管伸入细口瓶①中吸取稀盐酸时,应_____(填)挤压橡胶胶帽。

2)操作I: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同时测定pH值,若测得pH逐渐变小,且_____ ,则可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玻璃棒在烧杯②中不断搅拌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操作完成后,玻璃片⑤上的固体物质组成情况有_____种。

4)下列实验能证明烧杯②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的是_____ (填序号)。

A 取烧杯②中溶液少许,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无色

B 取烧杯②中溶液少许,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

C 取烧杯②中溶液少许, 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取烧杯②中溶液少许,加入少许CuO粉末,固体不溶解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对比是重要的实验探究方法。

1)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MnO2对双氧水_____

2)实验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支持O2是生锈必要条件的证据是_____

3)查阅资料知:铜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时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的质量比: 128: 32: 44: 18: 222,仿照实验二设计实验三探究铜生锈的条件(试管容积为20mL

①实验I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试管中控制的量是_____ (填化学式)。

③通过_____(填序号)两个实验对比,得出铜生锈一定与O2有关。

4 [反思与评价]拉瓦锡用Hg慢慢消耗O2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的O2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综合分析实验二、三可知:若将实验二中的铁丝换为足量铜丝,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CH4CO均有可燃性、还原性.按如图所示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玻璃管中剩余固体14.4g。将该固体加入盛有152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和6.4g滤渣。计算

1)实验中通入玻璃管中CH4出的质量_____0.4g(填“>”“<”“=”)。

2)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浓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不考虑损失)。

3)计算蓝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