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研碎胆矾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品红在水中扩散④玻璃刀裁玻璃⑤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A. B.②⑤ C.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过程中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B.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C.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 空气是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已经改变

D. 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化学用语中对数字“3”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①Fe3+ 3C6o

A.①中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B.②中表示分子的个数

C.③中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④中表示核外电子数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不合格的家居用品或装修材料中常常含有甲醛,甲醛: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有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属于氧化物

B.甲醛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一个甲醛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甲醛的毒性属于物理性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的一种方法。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甲酯(C19H38O2),下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38:2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

C.CHO原子的个数比为12:1:16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30%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 4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lg干冰变成lg二氧化碳气体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相定律

B

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分解成汞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以减少其挥发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存在较大间隔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70°C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80°C的过程中, 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③燃烧,说明白磷和红磷是可燃物

B.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C.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D.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按触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甲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22g 甲完全燃烧至少需60g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CuO(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C.CO2CO: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D.COCO2: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说明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B

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产生爆鸣声

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

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软水中泡沫多,浮渣多;硬水中泡沫少,浮渣少

说明可利用肥皂水来区分软、硬水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检验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至逐渐熄灭; 呼出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

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经。认真分析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甲烷的组成 B.实验室制取氧气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的第150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空气中常见单质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实验室利用加热黑白固体组合制备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号元素的周期表小方格信息如上图,图中“19.00”表示它的______________;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

3)在上图ABC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与镁元素在同一主族,位于第_______________周期。

 

三、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时测量技术)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验证建筑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如图l所示,在圆简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3个点(K1、K2、K3)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2所示,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都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1、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 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

(1)实验获取 3 根蜡烛熄灭的时间如表 1 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在这三个时间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

表1 3根蜡烛熄灭的时间

蜡烛

熄灭时间/s

106

164

199

 

 

 

表2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

熄灭时间/s

低处(a3)

中处(a2)

高处(a1)

106

19.8

19.1

18.5

164

18.9

17.7

x

199

18.6

17.1

16.5

 

 

 

①三支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②表 2 中,x 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17.9          B.17.2          C.16.1

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细化:___________

④纵看表 2 数据,___________(填“低”“中”或“高”)处氧气含量下降最慢。

(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从以上分析,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依据是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以空气等为原料可合成氨、尿素[CONH22],如图是简易生产流程的一部分。

1)写出合成塔②中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前,原料气中的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H2会同时产生5.5CO2,有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不生成CO2的新方法来制取原料气H2。若需要合成8.5万吨氨气,改用新方法制取H2可以减少排放多少万吨CO2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天然水需要经过自来水厂的层层净化处理后变成城市的生活用水。如下图是某自来水厂净水工艺流程图:

1)图中A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杀死水中的细菌     B 减少水中氧气    C 除去不溶性杂质    D 分解有毒物质

2)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推断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ABCDEF六种物质,其中ABCDE五种物质的组成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F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一些必要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

请回答:

1)写D的名称: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E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反应④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反应①②可得到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实验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部分性质的实验:

1)选用药品。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10%H2SO4 溶液

块状大理石、7%HC1溶液

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1中丙对应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I”“II” 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搭建装置。组装一套简易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应从图2中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备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不能)使用组装的这套装置实现随时控制该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检验装置气密性。若按图3连接装置,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水至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4)收集二氧化碳。用图4装置收集CO2,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______ (选填 “x”“y”)端导管口。

5)如图5所示,B瓶中盛放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处放入浸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从A处持续而缓缓地通入未经干燥且不含其它杂质的二氧化碳气体。若欲使C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K(选填打开关闭;欲使C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K (同上)。

 

八、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 1766 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将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水,因受当时错误观念的束缚,他没有揭示出水不是一种元素。

2 1785 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如图1所示。他得出结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并且正式命名了元素。

①拉瓦锡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1中,多功能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00 年,英国科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极稀的硫酸钠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硫酸钠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M”“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③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超过临界温度(374.2°C)和临界压强(22.1MPa )时的水被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50°C时,测得乙醇(C2H5OH 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

3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