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专家提出:应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你认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 A.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的营养更全面 B.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 C.早餐也应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搭配的原则 D.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pH C.收集二氧化碳 D.干燥氢气
|
3.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 B. ★处对应物质属于盐 C. ★处应填“不” D. ★处对应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铜
|
4. 难度:中等 | |
为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你认为哪一支试管的实验是多余(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主要成分中含有少量杂质,选用试剂进行检验杂质、除去杂质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际问题,若一种试剂既能检验所含杂质、又能除去杂质,该试剂我们就能称为“高效试剂”,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高效试剂”(所加试剂均适量且忽略分离步骤)的是( )
A.A B.B C.C D.D
|
6.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C.60s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 D.在20s到40s之间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
7. 难度:中等 | |
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为了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装入药品后应关闭止水夹,等反应完后再打开止水夹 B.装置A中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2Fe+3H2SO4=Fe2(SO4)3+3H2↑ C.H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和将A中的溶液压入B中 D.Fe(OH)2的白色沉淀现象是在A装置中产生的
|
8. 难度:中等 | |
垃圾分类回收是保护环境、防止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举措。镇海区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出1种即可)。 (2)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3)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____(写出1点即可)。
|
9. 难度:中等 | |
实验后的废液一般需回收处理,不能直接倒入排污管,小科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10.22g,他向废液中缓缓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与滴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总质量为20g。溶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则: (1)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的pH为_____。 (2)图中m=_____g。 (3)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回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
10. 难度:中等 | |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A 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 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 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试剂是_____。 (2)试从加入药品的种类、顺序及发生的化学反应等角度来解释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_____。
|
11. 难度:中等 | |
为了鉴别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三瓶溶液,将它们取样编号后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试剂①的名称_____。 (2)溶液A是_____。 (3)本实验若将步骤I与步骤Ⅱ颠倒,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_____。
|
12. 难度:困难 | |||||||||
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取来一小块生铁(表面有铝粉涂层)片,用砂纸打磨除净涂层。为测定此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将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称量数据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如何确保所加入的稀盐酸为“足量”?_____。 (2)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按以上测定方法,则以下操作中会使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是_____。 A 加入的稀盐酸不足量 B 换用溶质质量分数更高的盐酸进行实验 C 未将样品表面涂层(已完全氧化)打磨干净 D 将表面涂层打磨干净的生铁样品磨成粉末
|
13. 难度:困难 | |
Na2CO3溶液显碱性,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蓝绿色沉淀,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对沉淀组成的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1:沉淀为Cu(OH)2 假设2:沉淀为CuCO3 假设3: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nCuCO3•mCu(OH)2] (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已知:nCuCO3•mCu(OH)2 受热易分解,生成CuO、CO2、H2O。CuCO3CuO+CO2↑ ;Cu(OH)2CuO+H2O (物质成分探究)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洗涤滤渣后晾干; 步骤2:甲同学取一定量上述蓝绿色固体,用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定性实验; (1)若反应后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C中无明显现象,证明假设_____成立。 (2)乙同学认为只要将图中B装置的试剂改用下列某试剂后,仅凭肉眼观察到的现象便可验证上述所有假设,该试剂是_____。 A 浓硫酸 B.无水硫酸铜 C 碱石灰 D 五氧化二磷 (物质含量探究)乙同学进一步探究假设3中固体的组成,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若所取蓝绿色固体样品质量为54.2g置于A装置中,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5.4g,C中的产生沉淀的质量为20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