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破布捣烂(造纸) B. 活字排版(印刷) C. 烟花燃放(火药) D. 航海导向(指南针)
|
2. 难度:简单 | |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B.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氧气验满 C. 实验室制氧气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4. 难度:困难 |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
5. 难度:中等 | |
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 ℃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 a的饱和溶液 B.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将20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
|
6. 难度:简单 | |
“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
7. 难度:中等 | |
通常情况下,不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A. 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 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 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 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
8. 难度:中等 |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
9. 难度:困难 |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B.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中的少量CO2 C.将固体粉末加水溶解、过滤,除去CaO中的CaCO3 D.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线与羊毛线
|
10. 难度:中等 | |
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1. 难度:简单 |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某微粒的结构示,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 (2)稀有气体氦的化学式__________。 (3)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 (5)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并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
12. 难度:中等 | |
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H)>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
13. 难度:困难 | |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_____;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F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通入二氧化碳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并微热一段时间后,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在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加热条件下,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反应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在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探究纯碱的性质”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 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 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____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分析讨论) (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结论) 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
16. 难度:中等 | |
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