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煤炭粉碎能使燃烧更充分 C.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可灭火 D.天然气燃烧符合“低碳”理念
|
2. 难度:简单 | |
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些,目的是 A.加快散热速度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降低木柴着火点 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3. 难度:简单 | |
“建设美丽中国”,下列环保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改进燃煤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开发使用太阳能、核能等能源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B.厨房中天然气泄露,不应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 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 D.室内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逃离着火区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现厨房煤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最好选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
6. 难度:简单 | |
燃烧前常将汽油 ( 含C8H18等 ) 喷成雾状,可以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
7. 难度:简单 |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
8. 难度:中等 | |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 1 装置对可燃性粉尘爆炸进行探究,爆炸的剧烈程度可用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若容器无盖,可燃性粉尘也会爆炸 B.该实验中施加给打气筒的压力不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根据图 2 可知,可燃性粉尘颗粒直径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D.根据图 3 可知,降低可燃物粉尘的浓度可防止爆炸
|
9. 难度:中等 | |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升温至260℃时,对比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4)实验过程中,欲使②中的红磷燃烧,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难度:困难 | |
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如图装置,在烧杯b中装水将导管口淹没; ②打开K1和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 ③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 ④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口中; ⑤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观察现象; ⑥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⑦将烧杯以中的冷水换为80℃热水,观察现象; ⑧打开Kl,关闭K2,往装置甲中再加入适量双氧水,观察现象。 (问题解答)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 (3)写出装置甲、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_____,乙_____。 (4)在实验步骤⑥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烧杯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证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还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的实验步骤是_____(填序号,下同);证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温度还必须达到其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步骤是_____。 (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11. 难度:简单 | |
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一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铜片上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NaOH),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却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_____ 。
|
12. 难度:简单 | |
通过对比实验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实验设计与探究条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
13. 难度:简单 | |
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较多量的阳离子是Ag+、Cu2+、Fe2+ 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滤渣是银、铜和铁 D.e点,滤液中可能含有2种溶质
|
14. 难度:困难 | |
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运用。请思考并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铁能压成铁片,是利用了铁的_____性。 (2)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张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药品提供如下),且每步实验均有明显现象。请将实验步骤、现象及其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实验室可供使用的药品(金属均提前用砂纸打磨):铁丝、铜丝、银丝、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目前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在高炉中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如下计算:用800t 含氧化铁 72%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 90%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
15. 难度:简单 | |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_____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家庭常见的锅有陶瓷锅、铁锅、铜锅等。 ①铜锅与陶瓷锅相比,加热速度更快,利用的金属性质是_____。 ②铁锅清洗后如未擦干,容易产生红色铁锈,这是因为铁与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 (3)某同学为探究Fe、Cu、M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C中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已知锰可以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锰元素显+2价) ②通过以上实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③实验A~D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
16.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从一种由铝、铁、铜、银四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中回收铁、铜和银并得到硫酸铝,他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流程并进行操作。请回答: (已知:2Cu+O2+2H2SO4 ∆ 2CuSO4+2H2O,银在该条件下不发生反应。) (1)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步骤①“磁铁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溶液___________。所得滤渣B的成分是______。 (4)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硫酸铝可代替明矾净水,说明硫酸铝溶于水后也能生成胶状物_______水中的杂质。
|
17. 难度:困难 | |||||||||||||||||||||||||||||||||||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I.铁的应用 (1)下列铁制品的应用与金属导热性有关的是_____。 A 铁锤 B 铁锅 C 菜刀 (2)“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 II.铁的冶炼 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CO夺取铁矿石里的氧,将铁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还能_____。 Ⅲ.铁的活动性探究 现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 (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成分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 ①只有Fe(NO3)2 ②有Fe(NO3)2、AgNO3 ③有Fe(NO3)2、Cu(NO3)2 ④有Fe(NO3)2、Cu(NO3)2、AgNO3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完成表中的实验结论。
Ⅳ.生铁中铁含量的测定 某课外兴趣小组测定生铁(含杂质的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取6份样品,分别与稀硫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第5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若配制上述浓度的稀硫酸100克,则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_克。 (4)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
|
18. 难度:中等 |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金属M表面会被锈蚀,于是 他们一起探究金属M锈蚀的原因.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元素外,还含有C、H、O三种元 素.他们分析与金属M发生反应生成锈蚀物的物质.请你参与并回答: 推测Ⅰ:(1)根据锈蚀产物的组成元素,可推测空气中的______肯定参加了反应.推测Ⅱ:由于锈蚀产物中的O元素可能有多种来源,因此不能确定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 (2)为了验证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见下图),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编号)(说明①所用蒸馏水是煮沸迅速冷却的②固体干燥剂吸收水分,不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实验的结果是氧气参加了反应. (3)若金属M是铜,铜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它的主要成份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试写出铜在空气中锈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一片久置的铜片表面附着有一层绿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绿色固体是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甲同学从铜片上刮下一些铜绿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表中空白:
|
19. 难度:简单 | |
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甲和乙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甲中溶质的质量较大 C.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小 D.乙中蔗糖的溶解度较大
|
20. 难度:中等 | |
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Ⅱ所示,图Ⅰ中“操作 X”前后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Ⅱ中表示为( ) A.b 点→a 点 B.c 点→a 点 C.c 点→b 点 D.c 点→d 点
|
21. 难度:简单 | |
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一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食用油和水 C.酒精和碘 D.食盐和水
|
22.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只需要托盘天平、量筒和玻璃棒三种仪器 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8% 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
23.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Y B.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C.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D.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
24.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 7%的氯化钠溶液(1g 以下用游码),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A. B. C. D.
|
25. 难度:中等 |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a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 ℃时仍是饱和溶液 B.a2 ℃时,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a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丙>乙
|
26. 难度:中等 | |
回答下列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 (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 . (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是 . (3)图C、D是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称量和量取两个操作步骤中出现的情况. ①如图C所示:在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至天平平衡. ②如图D所示,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7. 难度:中等 | |
将 80g 某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 (3)使 60℃时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为_____。(答出 1点即可)
|
28. 难度:困难 | |||||||||||||||||||||||||
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1)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g/100g 水,该温度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碳酸钠的方法是_____(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区分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白色固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A 是(选填“氯化钠”或“碳酸钠”),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Ⅱ.化学方法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药品: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5)资料显示,碳酸钠溶液的浓度越大,电导率(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越大。用数字化仪器测得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固体后电导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关于 a、b、c 三点所处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 溶质质量:a=b=c B 溶剂质量:a<b=c C 溶质质量分数:a<b=c D a、b 是不饱和溶液,c 是饱和溶液
|
29. 难度:简单 | |
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自动喷出,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②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 ③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若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可以采用_____方法。 ④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_。 (3)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
30.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些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燃烧匙中所盛放的物质为木炭 B.装置②中,滤纸应高于漏斗边缘 C.装置③中,金属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D.装置④中,当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时,表明氢气已经纯净
|
31. 难度:中等 | |
化学基本观念说法错误的是( ) A.微粒观:金刚石由分子构成 B.转化观:二氧化碳可转化为碳酸 C.元素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32. 难度:简单 | |
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有关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与化合反应是并列关系 B.化合物属于纯净物,两者是包含关系 C.燃烧与氧化反应是并列关系 D.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是交叉关系
|
33.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会引起酸雨 B.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我们应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稀土矿 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由于金属渗出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D.改用液化石油气作汽车燃料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
34.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铁丝替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溶解后过滤 C.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人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D.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将铁和铜分别放人稀盐酸中
|
35.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
36. 难度:中等 | |
向一定质量的固体中加入某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图与下图相符的是 A.MnO2粉末中加入H2O2溶液 B.Cu—Zn合金中加入稀盐酸 C.CaCO3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 D.Fe丝中加入CuSO4溶液
|
37. 难度:中等 |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所以会放出热量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
38.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9.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冶炼金属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C.铝能与盐酸反应,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 D.氩气通电时能发光,可用作不锈钢焊接的保护气
|
40. 难度:中等 | |||||||||||||||||||||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化学反应能实现下图所示的转化。(图中“→”表示“反应生成”,其它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左下表所列A一D四组物质中,不能完全实现图示转化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
41. 难度:简单 | |
在A、B、C、D、E、F六种物质中,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通常状况下,C、D、E是无色气体;其中E是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①A→B+C ②D+E→C. ③F+D→Cu +C 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 (2)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③_____。
|
42. 难度:困难 | |
如图中 A~I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均由 H、O、C、Fe 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 B、E、H 为氧化物。A 为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C 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 和 I 的组成元素相同,E 和H 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 的化学式为_____。 (2)E→F 的转化在自然界非常普遍,该过程的名称是_____。 (3)C→D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请写出一个符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 I→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43. 难度:困难 | |
(Ⅰ)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液氯(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试分析在净水过程中加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加试剂A的目的是____。 (Ⅱ)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为黑色粉末,丙为红色固体单质,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物质A的类别是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B→甲+乙: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②C + E → 丙 + D :_____,该反应中,体现了物质E具有_____(选填“可燃性”、“氧化性”或“还原性”),利用该性质,在工业上可用来_____。
|
44.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甲和G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F和H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I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反应②中C的作用是_____。 (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⑥_____。 (3)若有2.3g物质E在B中完全燃烧,生成4.4gF和2.7gG,则物质E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
45. 难度:简单 | |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无色气体单质。B、C均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C转化为D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转化为C化学方程式_____(合理即可)。
|
46. 难度:简单 | |
A~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D都是黑色固体,C、E是空气中的成分,A、E是单质,A和B反应有红色固体生成,A和D反应有铁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A和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4)写出A和D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