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 B. 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 C. 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 D. 已知:3Mg+N2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填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圏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 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4. 难度:困难 | |
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 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 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
5. 难度:简单 | |
冬季是森林火警高发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大风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加大火势 B. 消防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 森林中的枯枝、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 D. 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
6. 难度:困难 | |||||||||||||||||||||
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
7. 难度:简单 | |
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①;②。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1)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2)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3)使用灭火应有所选择。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1)(3) B.只有(2)(3) C.(1)(2)(3) D.没有
|
8. 难度:中等 | |
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
9. 难度:简单 | |
“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
10. 难度:简单 | |
观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实验二中高的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到启发:从着火的高层楼房中逃生,身子应成站立姿势跑出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由实验二得到启发: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
|
11. 难度:中等 | |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 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
13. 难度:简单 | |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
14. 难度:中等 | |
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_______。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________等。(请举一例)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
15. 难度:中等 | |
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的雕像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酸化土壤 (3)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_____。 (4)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发现,燃烧释放大量的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将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
|
16. 难度:中等 | |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l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答两条即可)。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4)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图3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I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____,进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我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 (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__________。 (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 (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火山爆发时,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流动,大面积蔓延。 (1)二氧化硫()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试计算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___。 (3)除火山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会加剧酸雨的形成。写出一种有利于减少酸雨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