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图中“●”和“”分 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
3. 难度:中等 | |
冰片可用于医药、制香精等,其化学式为 C10H18O,有关冰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0:18:1 C.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
4. 难度:简单 | |
小刚同学的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下列实验的数据合理的是( ) A.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为11.5g C.用50 mL量筒量取8.52mL稀硫酸溶液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5.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天然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降 B.过滤 C.蒸馏 D.吸附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CO2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B. 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 常温下N2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
8. 难度:简单 | |
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氢气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切断电源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
11.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面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B.该实验可验证CO的氧化性 C.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CO D.在整个实验过程中,c处的尾气可不做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2Fe+O22FeO B.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NO3=CuNO3+Ag C.硫酸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D.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2KClO32KCl+O2↑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
14. 难度:困难 | |
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C. 0~50s,发生Al2O3+6HCl===2AlCl3+3H2O反应 D. 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 B.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
16. 难度:中等 | |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3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_____B(填“>”、“<”或“=”,下同)。 ②将t3℃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B。 (3)t2℃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_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
17. 难度:中等 | |
“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_气体排放; (2)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选填一个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3)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承重强度高。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________; (4)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 (5)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
18. 难度:困难 | |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_(选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2的理由是_____。 (4)NH4Cl溶液与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
19. 难度:困难 | |
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_____;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_____。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 (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
20. 难度:困难 | ||||||||||
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得出酸碱盐之间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实验回顾如图: 请回答 (1)甲实验有沉淀生成:加入的试剂是_____; (2)乙实验有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_____,检验气体的方法为_____; (3)丙实验有水生成: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_____; (4)依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判断硫酸和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反应。若想确认两种物质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检验溶液中存在_____(写微粒符号)。 提出新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有没有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
(5)实验取证:取少量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加入少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结论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反应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_____(填“减少”或“增大”)的方向进行。
|
21. 难度:中等 | |
向一定质量的酸性CuSO4溶液(含少量H2SO4)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30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化学式) (2)计算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