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6 B. 8 C. 14 D. 20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水力发电 B.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 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
|
3. 难度:简单 | |
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
4. 难度:困难 | |
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 铁+稀盐酸 B. 铜+稀盐酸 C. 银+稀盐酸 D. 铜+硝酸银溶液
|
5. 难度:中等 | |
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能与稀硫酸反应 D. 其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 NaCl、氯化钠、食盐 B. Na2CO3、碳酸钠、纯碱 C. NaOH、氢氧化钠、烧碱 D. CaO、氧化钙、石灰石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8. 难度:中等 | |
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
9. 难度:中等 | |||||||||||||||||||||
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 实验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 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 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
10.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用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
11. 难度:简单 |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B. Mg(Cu):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C. Cu(NO3)2溶液(A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KCl溶液(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
13. 难度:中等 | |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
14. 难度:简单 | |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B. 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 D. 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g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向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中加水稀释 C.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盐酸 D.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
16. 难度:简单 | |
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 (3)2个氮气分子_____。 (4)硫酸亚铁是由_____和 _____ 构成的。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6)氯气: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 (1)请在下图第二、三个方框中,把NH3在纯氧中燃烧( )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个方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 “纯净物”、“混合物”)。
|
18.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答案填入空白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_____(填化学式);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_____(填化学式);Ⅳ溶质为KCl和K2CO3;Ⅴ溶质为KCl、K2SO4和K2CO3;Ⅵ溶质为KCl、K2SO4、BaCl2和K2CO3。 (交流讨论)小强同学认为猜想Ⅵ一定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 (设计方案)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_____(用文字表述)。
|
19. 难度:困难 | |||||||||||||
如图是某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 下面是兴趣小组对干燥剂的探究过程,请参与到其中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干燥剂能吸水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同学们对放置一段时间干燥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干燥剂现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猜想1:含有CaO 猜想2:含有Ca(OH)2 猜想3:含有CaCO3 (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小明同学认为步骤2不能确定Ca(OH)2是否存在,原因是_____。 (改进实验)小明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干燥剂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
20. 难度:简单 | |
工业上利用某废渣(含FeSO4、Fe2(SO4)3及少量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主要成分为Fe2O3)和回收(NH4)2SO4.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背景信息) a 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 3Fe2(SO4)3+12NH3•H2O=(NH4)2Fe6(SO4)4(OH)12↓(铵黄铁矾晶体)+5(NH4)2SO4 (1)步骤③中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加入物质X溶解废渣,X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盐酸 B 硫酸 C 氨水 D 氢氧化钠 步骤①酸浸时,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步骤②通入氧气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对该操作控制在4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2+氧化率的变化规律:________
|
21. 难度:困难 | |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先称取13.3 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称取的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_____。 (2)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为____(已经变质的NaOH质量占未变质时NaOH的总质量的百分数)。 (3)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为_____,根据“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象,你发现的问题是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