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①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②在滴有红墨水的水中加入乙醇,振荡,静置

③冷却热饱和溶液,硝酸钾晶体析出

④浓硫酸的腐蚀作用

⑤稀释浓硫酸

⑥酸、碱溶液与石蕊溶液作用

 

 

 

 

A.①②④⑤

B.②④⑥

C.④⑥

D.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

NaNa+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D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元素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表格中的叙述、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所属的反应类型都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叙述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体考场上发令枪产生白烟的反应

化合反应

B

用小苏打粉焙制糕点时的反应之一

分解反应

C

古代“湿法治铜”的反应

置换反应

D

工业上用纯碱制取烧碱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 冶炼钛(Ti)的过程如下,①;②在氩气环境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②反应中氩气做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C.②反应前后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D.①②反应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对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尿素与K2SO4不属于同类化肥

B.从微观角度看,上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从宏观角度看,上图四种物质种属于氧化物的有BD

D.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20193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突发森林火灾,31日下午发生山火爆燃,吞噬了31位扑火英雄宝贵的生命,为此我们无比心痛,让我们向勇敢逆行的英雄们致敬! 47日山火复燃,又牵动了中国亿万人民的心。下列有关森林火灾说法错误的是

A.木里森林里,树下的腐殖层形成的可燃性气体,提供了可燃物;雷电打在古树上形成电流,传导到腐殖层,使温度达到可燃性气体的着火点,从而引发了山火

B.木里森林火灾为地表火,林下可燃物较厚,火场山势陡峭,砍伐深挖隔离带作业极为困难,且上山火的栏火路设在坡度上、密度高的树林中,不能达到隔离可燃物的作用

C.43日采取的人工增雨作业;47日,出动3架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灭火作业,主要都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地面人员主要配合飞机投水、开辟隔离带,清理地面可燃物、直接扑打和处理余火等方式开展扑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图像对应的变化关系

实验过程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pH的变化

一定压强下,CO2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时,在密闭容器中压强的变化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氢气质量的变化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中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的模型

B.物质分类的模型

C.燃烧条件的模型

D.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模型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对比实验室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CO2 与水发生了反应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探究MnO2H2O2分解的催化剂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的生成物是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稀有气体的原子(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则为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已知:20℃时,NaCl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88g

序号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

B.溶液质量:①<=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①=

D.⑤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为氢氧化钠经一步反应转化为硫酸钠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反应中氧化物可以是SO2

B.②反应一定会生成沉淀

C.①②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②反应中X的物质类别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盐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拟订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uCl2溶液

CuSO4溶液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B

KC1固体

K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CO2气体

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

NaCl固体

泥沙

加入过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二、计算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反应时间(s)

0

10

20

30

40

50

60

溶液温度(℃)

20.5

20.6

20.7

20.8

20.9

20.8

20.7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精确到0.1%)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资料一:今年热播电影《流浪地球》中,提到太阳出现的“氦闪”,是在太阳发生激烈的氦核聚变时才会出现的情况。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的太阳质量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几乎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1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在电影的尾声,宇航员刘培强将带有三千万吨燃料的空间站开向了木星,弥补了最后的五千公里,计划得以成功。请写出氢气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际上氢气想要燃烧,不是有氧气就能燃烧的,需要达到一定的氧气浓度。所以说,靠地球上这点氧气想点燃木星,几乎是不够的。另外,等离子发电机发射的等离子束在太空中精力漫长的7万公里形成,会变得冰凉,已经不能达到点燃氢气的温度。

资料二:“价类图”是常用来表示元素的化学价与物质类别关系的坐标图。飞飞同学用图表示氮元素的部分价类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3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D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4)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对应的点是_____(填字母);KNO3属于_____肥;其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5 G点对应的物质,从外观和味道都跟氯化钠极为相似,常被误作食盐食用,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用化学式表示氮元素在G点物质中的化合价_____,该物质名称读作_____,其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代旭同学利用以下实验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上述五个实验中的有一种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

2)实验III中,在点地板的ab穴中滴入稀盐酸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

3)实验IV中,为了验证石灰水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

4)实验V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五、推断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A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D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D_____

2)在EFFA的反应中,F均表现出具有_____性。

3)写出B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六、流程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在一此实践活动中,灵宏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某钢铁公司。大家对矿石选取,冶炼和炼钢的工艺流程(如下图)、生铁和钢的区别等,有了全新的认识。

1)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原理的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工艺流程,三脱装置中SS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写一个)

3)向精炼炉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_____的作用(填一种仪器的名称)。

 

七、实验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实验室现有石灰石、稀盐酸、火柴、药匙、升降台、木条、棉花、镊子及以下仪器:

1)若要制取CO2,应选择的仪器有①锥形瓶和_____(从①⑧选填序号),还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填名称)

2)若利用一种药品按照下图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逸出的原因是由于试管内温度升高且_____,使试管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逸出。

4)将制取氧气过程中和检验氧气的装置图在图中补充完整_____

5)用⑨装置收集O2时,气体应从_____。(“b”端或“c”端)通入。

 

八、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学校开放实验室提供的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传统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传统实验研究:

1)图中甲溶液最好选择_____。(填“稀盐酸”或“CaCl2溶液”)。(资料: CaCl2溶液显中性)

2)若图中步骤II和步骤III出现:_____现象时,则说明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3)若图中步骤II和步骤III出现:_____现象时,则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完全变质。

4)写出步骤I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

但在反思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为何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及其用量的控制对检验变质程度的影响仍然比较困惑,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利用数字化实验来解决他们的疑惑。

数字化实验研究:1. 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数据采集器、pH传感器、泵动式二氧化碳传感器、电脑、磁力搅拌器、酸式滴定管、铁架台、弹簧夹。

药品:NaOH部分变质的溶液样品、碳酸钠溶液(模拟氢氧化钠完全变质后的溶液)、稀盐酸、CaCl2溶液。

2.分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酸式滴定管逐滴滴加稀盐酸和泵动循环二氧化碳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形成的“时间-CO2”曲线图(如图3、图4)。

5)比较分析图3和图4:两图中的a点之前都尚未加入稀盐酸,反应尚未开始,曲线没有发生变化。图3中,a点和b点之间平稳略有轻微上升,b点之后曲线开始明显上升。说明a点到b点之间滴入的稀盐酸主要与_____反应,体现_____优先原理;说明a点到b点略有轻微上升的原因:_____。图4a点开始滴加稀盐酸,几乎立即产生二氧化碳,说明氢氧化钠_____(“部分”或“完全”)变质。

第一组同学的反思:在传统实验中,没有使用酸式滴定管逐滴滴加稀盐酸,且没有灵敏数字传感器的实验条件下,选用稀盐酸只能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很难判断氢氧化钠的变质成都。

第二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用酸式滴定管逐滴滴加CaCl2溶液和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形成的“时间-pH”曲线图(如图5、图6

6)同学们在实验二中都加入课过量的CaCl2溶液,比较分析图5和图6:图5pH曲线的起止值,说明结束后,溶液是_____性,氢氧化钠_____(“部分”或“完全”)变质。图6中,溶液pH曲线逐渐下降至a点后pH=7,继续滴加CaCl2溶液pH不变,说明原因:_____

第二组同学的反思:在传统实验的步骤II中需要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实验反思:传统实验和现代数字化实验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互为补充。化学实验教学要靠这两条腿协调走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