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用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硏究青蒿素(C15H22O5)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属于(  )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 硝酸钾 B. 蔗糖 C. 花生油 D. 酒精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 干冰—CO2 B. 消石灰—Ca(OH)2

C. 纯碱一NaOH D. 小苏打一NaHCO3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 pH 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物质名称

鸡蛋清

牛奶

葡萄汁

苹果汁

pH 范围

7.6~8.0

6.3~6.6

3.5~4.5

2.9~3.3

 

 

A.鸡蛋清 B.牛奶 C.葡萄汁 D.苹果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 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 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化学与健康

B. 化学与环境

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可补充钙元素

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 化学与生活

D. 化学与农业

霉变的大米多次淘洗后可以食用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纯棉线

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葡萄糖:C6H12O6 B.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C.2个锌离子:2Zn+2 D.60个碳原子:C60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甲元素一价阳离子有10电子,乙元素与氢元素组成三核10电子的分子。则关于甲、乙、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的说法正确的是

A.W是由分子构成的

B.10%W溶液与30%W溶液等体积混合,得20%W溶液

C.W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上可用来去除油污

D.用托盘天平称取15.2W,称量只需要一个5克、一个10克的砝码和游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豆腐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亮氨酸属于无机物

B. 亮氢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亮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3

D. 亮氨酸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B.因为H2O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 La和稀盐酸 B. La2O3和稀盐酸

C. LaOH3和稀盐酸 D. LaOH3和氯化钾溶液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NH4+K+OH-MnO4- B. Na+Ba2+NO3-SO42-

C. Na+H+Cl-CO32- D. Na+K+NO3-Cl-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KCl

MnO2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CO2

CO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C

银粉

锌粉

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t1时,将 ab 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 25g,分别加入盛有 l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 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烧杯内 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图乙中烧杯内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C.图丙中曲线表示 b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 a 中混有少量 b,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a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2 B.H2O2、H2O、O2

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 + 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

B.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MgO

C. 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Mg(OH)2

D. 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2.0-x)g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网购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小刚通过美团网站订购了外卖套餐:红烧排骨、西红柿鸡蛋、 米饭,其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____

2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的一张新名片,其车身主要采用的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属于_____(填序号)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______ (填化学式),喷洒波尔多液后,不到采摘期的蔬果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不易用水清洗,可用厨房中的调味剂_____浸泡除去。

4)生活中常用二氧化碳灭火而不用氮气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

5)北宋《浸铜要略序》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炼成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

6)《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P点的含义是_____

2)当温度_____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t2℃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4)图2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Ⅰ为_____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D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微粒“”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I.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Mg2++2C1+2K++2OHMgOH2+2C1+2K+

Ⅲ.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

请回答:

如图2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写出一个与Fe+Cu2+Fe2++Cu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填序号)。

A  K+Fe2+ClSO42

B  Na+Ca2+NO3OH

C  Na+Ca2+ClCO32

D  NH4+Ba2+ClNO3

 

五、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

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2

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

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_____

(查阅资料)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_____生成

猜想_____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3)(提出问题3

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

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____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大于小于等于)。

4)(反思交流)

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____

 

六、实验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铁架台等已略去)

1A 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请将如图F方框中A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_______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E装置中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以上装置导管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5)氧气可采用B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写两条)__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_____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氢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正确。

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_____(填写序号)。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_____

2)试剂X_____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八、计算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实验室模拟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取35g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酸反应),煅烧一段时间恢复到室温,测得生成1lg二氧化碳。向剩余固体中逐滴加入某盐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又生成2.2g二氧化碳,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生成的氯化钙质量关系如图:

.

1)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2a点溶液的pH_____7(填“<”“>”或“=”);

3)求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