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A.钙 B.铁 C.锌 D.碘
|
2. 难度:简单 | |
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A. 厨余垃圾 B. 其他垃圾 C. 可回收物 D. 有害垃圾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 A. H2SO4 B. Al2O3 C. NO2 D. P2O5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铁矿石 B.干冰 C.矿泉水 D.雪碧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A.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大理石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菠萝汁(3.3﹣5.2) B.液体肥皂(9.5﹣10.5) C.柠檬汁(2.0﹣3.0) D.酱油(4.0﹣5.0)
|
8. 难度:简单 | |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CO2密度比空气大 B.CO2不能燃烧 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D.CO2不支持燃烧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2H B.2个氮分子2N2 C.2个钠离子2Na+ D.硝酸铜CuNO3
|
10. 难度:困难 | |
下列关于2CO+O2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4 C. 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11. 难度:简单 | |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丁中“”和“”的元素质量比为8:1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
12. 难度:简单 | |
一定温度下,对固体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实验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①②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固体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5g C.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①~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④
|
13. 难度:简单 | |
宇航员在太空呼吸所用的氧气来自于电解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14. 难度:简单 | |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铁锈研末、水调、内服,治疔疮”。 (1)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_____。 A 硫酸锌溶液 B 稀盐酸 C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 稀硫酸 (2)铁锈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15. 难度:简单 | |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性。其性质易受环境影响,科研人员研究了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1)花青素的抗氧化性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
|
16. 难度:中等 | |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碳纳米材料,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之一是低温扩张法,把石墨粉、钠、液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装置中进行剥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再放入烘箱内烘干即得石墨烯。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越大,质量越好。科学家测定了烘干温度对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的影响如图所示。 石墨烯具有强度高、透光率高、导电性强、韧性好的特点,是构成其它新型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如图所示。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固体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随着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发,石墨烯必将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的性质________。 (3)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________性。 (4)由图1可知:制备石墨烯时最佳的烘干温度是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自然界中不存在石墨烯 B 石墨烯可以制备多种新型碳材料 C 碳纳米管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全碳气凝胶”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
17. 难度:简单 | |
《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炉甘石(ZnCO3)、煤炭饼装罐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反应区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ZnCO3分解生成 ZnO 和另一种氧化物;ZnO与C反应生成Zn。 (1)反应区中Zn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冷淀”后方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
|
18. 难度:简单 | |
高锰酸钾主要用于化工、制药等工业。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1)在烘炒锅中进行原料混合,混合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_________。 (2)平炉中发生反应生成K2MnO4和H2O,则参加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 (3)电解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MnO4+ 2H2O2KMnO4+ 2KOH + H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__。
|
19. 难度:简单 | |
用下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B中,能证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
|
20. 难度:简单 | |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1)如图甲所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②处的试剂是_____。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
21. 难度:中等 | ||||||||||||||||
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 如图所示,在两支试管中进行实验,补全实验方案。
|
22. 难度:中等 | |
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实验。 (1)实验甲,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实验乙,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 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补做实验,实验操作是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Ⅰ、实验开始时,打开K,观察到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液体变浑浊且仍为红色。 步骤Ⅱ、一段时间后,关闭K,观察到A中液体流入B中,B中液体逐渐变澄清且变为无色。 (1)步骤Ⅰ,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Ⅱ中,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实验小组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Ⅰ. NaClO溶液呈碱性。 Ⅱ.消毒杀菌的原理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变性程度越大,消毒液消毒杀菌效果越好。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时变为白色固体物质。 Ⅲ.ORP指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ORP数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强。 (进行实验) 实验1:制备84消毒液 某同学制作了一种84消毒液发生器(如图所示),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即可制得消毒液。 实验2:在鸡蛋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消毒液,静置15min现象如下表。
实验3: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响因素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补全①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Cl+2H2O2NaOH+ Cl2↑+______ ↑ ②Cl2+2NaOH =NaCl+NaClO+H2O (2)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3-1的结论是_______。 (4)根据实验3-2的测量数据可知,影响84消毒液漂白性的因素有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由实验3可知,84消毒液储存时需注意________。 (6)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