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化学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问”,生活中充满着变化,下列“变”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变”美酒 B.矿石“变”生铁 C.铁杵“变”细针 D.黏土“变”陶瓷
|
2. 难度:简单 | |
“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小 B.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C.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
|
3. 难度:简单 |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4.8 B.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铟原子的质子数是49
|
4. 难度:简单 | |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溶液的pH B.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 D. 取用液体
|
5. 难度:简单 |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硬脂酸钠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硬脂酸钠是由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的 C.硬脂酸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35 D.肥皂水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
|
6. 难度:中等 | |
某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氮、氧原子个数比是1∶2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减小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3∶4
|
7. 难度:中等 | |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合金是金属材料,所以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一定不含非金属元素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8. 难度:简单 | |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下列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 B.合成材料与合金属于并列关系 C.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糖类与淀粉属于交叉关系
|
9.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
10. 难度:困难 | |
对照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下列对照实验设计中,明显欠缺变量控制而缺乏科学严谨性的是( )。 A.比较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比较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比较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比较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种类的影响
|
11. 难度:中等 | |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模型 B.物质的分类模型 C.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 D.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模型
|
12. 难度:简单 | |
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c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将30g 固体a加入到50g水中完全溶解 C.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请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请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为_____(填“a”或“b”)。若用D装置干燥氧气,D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原料石灰石中含的杂质是MgSO4和Al2O3为原料生产氯化钙晶体的流程如图(所加试剂均完全反应)。 (1)石灰石粉加适量盐酸溶解时,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是为了除去_____(填离子符号)。 (3)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操作Ⅰ、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
15. 难度:困难 | |||||||||||||||||||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2中,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填编号)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
|
16. 难度:中等 |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一) (1)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颜色由_____,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继续往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证明了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实验二)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 (1)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要得到如图所得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字母)。 A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溶液中 (2)根据如图2溶液pH变化,判断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 (实验三)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按照如表实验方法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拓展延伸)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生成沉淀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c线段对应的现象是_____; (2)图中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3)实验结束后(图中d点处)的溶液不能直接向外排放的原因是_____。
|
17.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5g稀硫酸样品,将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并计算: (1)a点溶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是_____(填名称或化学符号均可)。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