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示中涉及的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溶洞形成 B.海水淡化 C.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古代炼铁
|
2. 难度:简单 | |
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 B.“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 C.运动饮料中含有钠、钾、钙等微量元素 D.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
3. 难度:困难 | |
“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铀浓缩技术是国际社会禁止扩散的敏感技术.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一个铀原子的核内有92个质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验溶液酸碱性 B. 溶解固体 C. 倾倒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
5. 难度:简单 | |
中成药连花清瘟对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有确切的疗效,有效成分之一为连翘甙(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连翘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连翘甙由72个原子构成 B.连翘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54 C.连翘甙属于有机化合物 D.连翘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7
|
6. 难度:中等 | |
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在高温条件下制备纯度极高的超纯二氧化硅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和分子个数都不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O2SiO2+Cl2
|
7. 难度:中等 | |
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所以防止铁生锈要同时隔绝水和空气 B.棉花隔绝空气加热生成碳和水,所以棉花组成里一定含碳、 氢、氧元素 C.室温下,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8. 难度:中等 | |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水和氢气的转化 B.两类物质的关系 C. 一氧化碳性质 D.原子的构成
|
9. 难度:中等 | ||||||||||||||||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10.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处于B点的乙溶液中加水并降温至时,即得到A点的乙溶液 B.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D.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
11. 难度:简单 | ||||||||||||||||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
12. 难度:困难 | |
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SO、H+
|
13. 难度:中等 | |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应选____;待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实验制取CO2,为了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选择最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端(填“c”或“d”)进入。
|
14. 难度:中等 | |
草酸锌晶体(ZnC2O4•2H2O)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熔点为100℃.以锌为原料制备草酸锌晶体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 (1)根据草酸铵的化学式,可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 (2)“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反应。 (3)“沉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分离出的溶液可用作____(写一种用途)。
|
15. 难度:困难 | ||||||||||||||||||||||||||
为探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分解放热。当氧气低于一定浓度时,可燃物无法燃烧。 (进行实验) 初步探究: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继续探究:重复烧杯1、3、4实验,并分别伸入带火星木条,如下图所示。
(结论与解释) (1)写出烧杯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证明MnO2和CuSO4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应增加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填具体操作)。 (3)能证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影响其分解速率的实验是_____(填烧杯的数字序号)。 (4)烧杯内出现大量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烧杯4中木条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6)实验室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来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5%过氧化氢溶液 B10%过氧化氢溶液 C20%过氧化氢溶液 D二氧化锰
|
16. 难度:中等 |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一)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李同学按如图1所示,首先向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酚酞溶液,接着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二)证明酸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杨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 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 (实验三)探究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温度的变化。 小芳和小敏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逐滴匀速滴加稀盐酸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如图4。 (1)由图4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由图3分析,酸和碱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在小亮的实验中,当实验进行到60秒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该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碳酸钠 ②氧化铜 ③硫酸铜 ④镁 (4)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研究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试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由中和反应实质可以知道部分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_。
|
17. 难度:困难 | |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