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干冰升华 C.煤粉干馏 D.石油分馏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CO2 B.干燥H2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D.检测待测溶液的pH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氧化亚铁 B.小苏打 C.烧碱 D.硝酸
|
4. 难度:简单 | |
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较好的防止电磁辐射。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牛奶 B.胡萝卜 C.鱼 D.米饭
|
5. 难度:简单 | |
有关物质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氧气与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 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
6. 难度:简单 | |
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禁止大量燃烧田间秸秆,减少污染 B.将垃圾分类投放并回收处理 C.尽量选择步行或骑“共享单车”出行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7. 难度:简单 | |
关于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室内装修除有害物质 B.生石灰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剂 C.酒精易燃烧,医药上常用于创伤口消毒 D.通常状况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做法或推理不合理的是( ) A.灯帽盖灭酒精灯是隔绝了氧气 B.走进公园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D.家中遇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
9. 难度:简单 | |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呈碱性 B.可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测其pH C.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 D.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的pH变小
|
10. 难度:简单 | |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可得出( ) A.该反应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C.该反应的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不发生改变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
12. 难度:中等 | |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O2 ②Mg2+ ③ ④ ⑤ ⑥ A. ①表示两个氧原子 B. ②和④均表示阳离子 C. ③和⑤所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D. 由⑥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
13. 难度:简单 | |
小磨香油中含油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关于油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8∶17∶16 B.油酸属于有机物 C.油酸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4. 难度:中等 | |
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
15. 难度:困难 |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 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
16. 难度:困难 | |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A.固体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乙中一定含硝酸锌 B.若滤液乙无色,则滤液乙中只含一种溶质 C.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甲的组成有两种可能 D.若向滤液乙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乙中可能有3种溶质
|
17. 难度:简单 | |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铁离子_____; (2)2个硝酸根离子_____; (3)“五粮液”中的主要溶质_____; (4)铁锈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是:_____; (2)t1℃时,将25克a加入到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b中含有少量的a,提纯b物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上升到t2℃,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
|
19. 难度:简单 | |
A、B、C、D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是由核电荷数分别为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是一种微溶性碱,C是一种可溶性盐酸盐,D是一种可溶性碱,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的俗名叫 (2)写出C的化学式 (3)写出B的一种作用 (4)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0.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_____,可能含有_____。
|
21. 难度:中等 | |
气体制取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 (1)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从下图中选用4个装置来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 ①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选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填序号),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 (3)用上图中的F装置可以制造十分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时,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将烧瓶内的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_____仍可产生“喷泉”现象(填序号)。 A SO2B H2C COD HCl
|
22.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发现家里的铜质水龙头表面出现了一层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层锈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并对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种黑色固体。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提出猜想)该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作出以下猜想: ①可能是碳; ②可能是氧化铜; 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他猜想的依据是_____,且碳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的。 (实验探究)实验Ⅰ:按下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和CO2(图中夹持装置省略)。
实验Ⅱ:为验证猜想,他做了如下实验: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及结论) 实验Ⅰ中: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的依据是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物中有_____生成。 实验Ⅱ中:因为黑色粉末溶逐渐消失且_____,所以猜想②正确,故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及结论分析可知,铜质水龙头生锈过程中与水、二氧化碳、_____有关。 (实验反思)为了防止铜质水龙头生锈,通常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 (拓展应用)依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及所学酸碱盐的知识,该同学认为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铜质水龙头表面的锈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我市某地石灰石资源丰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托盘天平称取了5份石灰石样品,分别加入各盛有20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假设杂质不反应),得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并回答: (1)实验编号为_______的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 (2)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