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 烧制陶瓷 B. 制作石器 C. 粮食酿酒 D. 使用火药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C.某温度下,在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若温度不变,食盐不溶解 D.某温度下的KNO3不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
|
3. 难度:简单 | |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
4. 难度:简单 | |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
6. 难度:简单 | |
在氧化铜、铁、一氧化碳、氢氧化钡溶液、纯碱溶液、烧碱溶液和稀硫酸等七种物质,常温下每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有(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
7. 难度:简单 | |
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①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 ②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 ③滤纸上有Ag、Cu、Zn ④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Ag+、Zn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托盘天平两端分别放置有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的烧杯,向其中一只烧杯放入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欲使托盘天平仍保持平衡,应向另一只烧杯中放入铁片的质量是( ) A.10g B.4.4g C.5.6g D.5.8g
|
9. 难度:中等 | |
已知: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某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经完全吸收后,测得浓硫酸和氧氧化钠溶液增重的质量比为9:11,则该气体的可能组合是( ) ①CH4 ②CO ③C2H2 ④C2H4 ⑤H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
10.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NaNO3、KOH、MgCl2 B.Cu(NO3)2、NaCl、H2SO4、KNO3 C.Na2CO3、NaCl、KNO3、NH4Cl D.ZnSO4、Mg(NO3)2、NaNO3、KCl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B.用稀盐酸或硫酸铜溶液除去铜粉中的锌 C.用硫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验证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 D.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或治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pH变化情况 B.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C.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甲)与单独加热(乙)生成氧气的质量
|
13. 难度:困难 | |
(5分)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MgCl2、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取(1)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观察,没有明显现象。 (3)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观察,也没有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原粉末一定不含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
14.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氨气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 (2)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与Y能反应,则甲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说法正确_____(填字母序号) A 一定二氧化碳 B 反应后溶质质量一定减少 C 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保持不变 D 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
16. 难度:简单 | |
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电子转移,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原电池。例如反应,可写为如下电极反应:负极:Zn-2e-=Zn2+2H++2e-=H2根据以上原理写出的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正极: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给出的三种物质,如果按概率统计,它们之间应该有六种相互转化的可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实现的转化关系是:_____;(填序号) (2)反应④可选择反应:来实现。依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生成物CuS必须具备的特性是_____、_____; (3)其余可实现的转化可以通过_____(填反应类型)来实现。
|
18. 难度:困难 | |||||||||||||||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时,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物质-(为碳酸盐、碱等混合物),中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溶解性:
(提出猜想)除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之外,还可能含有Ca(OH)2和_____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Na2C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成分,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a仪器D、E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若要检查盛放浓硫酸洗气瓶双孔塞上导气管与橡皮塞接触地方(即上图装置中C处)是否漏气,应在装药品之_____(填“前”或“后”)。 检查,请写出检查C处是否漏气方法:_____。 b步骤①所加酸溶液是_____;请写出中难溶性物质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c装置Ⅱ作用是_____;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时,装置Ⅰ作用是_____。 d研究性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