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用石灰石生产生石灰 B.工业上用空气生产氧气 C.工业上用玉米、高粱等生产酒精 D.工业上把生铁炼成钢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水可用于灭火 C.一氧化碳作燃料 D.氧气用于炼钢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有4种分子 B.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图示发生了置换反应 D.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
6. 难度:简单 |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并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推广取暖“煤改电”,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D.在建筑中增强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
7. 难度:简单 | |
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 B. 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 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D. 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
8. 难度:简单 |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的氧气质量 C.固体中的二氧化锰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9. 难度:简单 | |
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天然气 B.水银 C.不锈钢 D.碘酒
|
11. 难度:中等 | |
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由离子构成的 D.科学家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含铱元素(Ir)的阳离子,在这种离子中,铱元素显+9价,则该离子符号为IrO4+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放入较多蔬菜 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
13. 难度:中等 | |
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净化中加入明矾杀菌消毒 B.用纯铜片在黄铜片上刻划出明显的痕迹 C.用天然气替代煤减少酸雨的形成 D.洗油污加入洗涤剂以便形成稳定的溶液
|
14.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
15. 难度:简单 | |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活性炭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用二氧化碳作温室大棚内蔬菜的肥料
|
16. 难度:中等 | ||||||||||||||||
鉴别和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
17. 难度:简单 | |
钛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 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 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 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
18. 难度:简单 | |||||||||||||||||||||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A B.B C.C D.D
|
19. 难度:困难 | |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插入铜丝,有银白色固体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
20. 难度:中等 | |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
21. 难度:简单 | |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说明或解释下列问题: (1)6个氟原子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离子____________; (3)造成“温室效应”的单质是__________; (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___; (5)能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
|
22. 难度:简单 | |
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安全防护、人体保健、医疗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请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____ 。 (2)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长时间煎炸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C3H4O)。丙烯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丙烯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某病人因食盐摄入量不足,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生理盐水,现医生通过诊断需为他每天注射200g生理盐水,则该病人每天由此可补充钠元素约_____________g(精确至0.01)。 (4)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写出一种防止自己家用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
|
23. 难度:中等 | |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填:“是”或“不是”)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
|
24. 难度:中等 | |
低碳生活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倡导低碳生活的目的是控制温室效应的加剧,而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能吸收CO2的森林不断减少和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利用叶绿体和光照的条件能把CO2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减少CO2排放的措施__________。 (4)有科学家设想采用“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深海中.大量二氧化碳能被封存在深海中的理由是________; (5)但又有人担心,CO2会使海水酸度增加,破坏生态,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6)新鲜的空气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小冲想通过实验证明教室里空气和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差别,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
|
25. 难度:困难 | |
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 ℃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填“a”“b”或“c”,下同)。 (3)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
26. 难度:困难 | |
物质循环是维持平衡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因素,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物质的循环。如图中A、B间存在循环关系,且至少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若A、B均为黑色固体,且B不是单质,则A→B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_______,现象为______。 (2)若A、B均为氧化物,且A→B的反应有吸热现象,则A→B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_____。 (3)若B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则A的固体的用途有____(任写一点),则A→B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_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1)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某物质。如果观察到U形管中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或____等;饱和澄清石灰水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28. 难度:中等 | |
现有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实验室能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______;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混匀三个步骤。如果把50 g 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①量筒 ②药匙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滴管 ⑥玻璃棒 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2)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可选用E或F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
|
29. 难度:简单 | |
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C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__________。若实验完毕后,熄灭酒精喷灯的同时停止通入CO,可能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30. 难度:简单 | |
人体摄入维生素C不足会引起坏血病,缺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维生素C片来补充.已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请回答: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 ;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________ ; (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 (精确到1%)
|
31. 难度:简单 | |
(10咸宁34).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4.4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g。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2. 难度:中等 | |
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
(1)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气泡,原因是_______;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_________。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现取1.9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