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除去食盐溶液中的Na2SO4和Ca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入适量盐酸;④蒸发结晶;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
|
2. 难度:困难 |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CO→CO2 ②Al→Al2O3→AlCl3 ③Na2CO3→NaCl→NaNO3 ④CaCO3→CaO→Ca(OH)2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尖上的化学”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每天都要食用大量的加碘盐 B.为了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唯一的途径是食用大量蔬菜、水果 C.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 D.为了防止水产品腐烂,可用适量的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浸泡
|
4. 难度:简单 | |
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为La2O3,对应的碱La(OH)3,难溶于水,而LaCl3、La(NH3)3都易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的是( ) A.La+HCl B.La2O3+HCl C.La(OH)3+HCl D.BaCl2+La(NO3)3
|
5. 难度:中等 |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三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6. 难度:中等 | |
若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难度:困难 | |
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
8. 难度:简单 | |
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是小江同学总结的有关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 D.钠原子与氯原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
9. 难度:困难 | |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到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 ③在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 B.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一种溶质 C.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
|
10. 难度:困难 | |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体X是二氧化碳 B. 工艺流程中氯化钡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C. 操作Y的名称是过滤 D. 室温下洗涤氯化钡晶体可选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0
(1)t2℃时,丙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将t2℃时500g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是_____,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 (3)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B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最多的是丙 D 所得溶液中,含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常用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少量CO2,宜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上述适宜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最适宜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4)若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相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____。氢气作为新能源有许多优点,但是大量使用氢气还有一定的困难,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和可发生中和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的俗称为______. (2)的化学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按图甲装好药品,连接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 (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
15. 难度:中等 | |||||||||||||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 (拓展应用) 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_____、③洗涤干燥。步骤 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
16. 难度:中等 | |||||||||||||||||||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1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5.6g固体的成分是_____;表格中,m=_____,n=_____。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