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市中一模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为它的开凿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甘英             C.玄奘           D.鉴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

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A.秦孝公       B.汉光武帝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一博物馆进行了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一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这个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宋代民族的融合              B.宋代商业的繁荣

C.经济中心的南移              D.海外贸易的发达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关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这种凶暴在什么时候达到了顶峰

A.东厂的设置      B.丞相的废除    C.文字狱兴起     D.军机处的设置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战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它是全希腊的学校,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它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圣火在那里点燃。“这里的“它”指的是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          D.迈锡尼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民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下列国家中最早开始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便是国王”转变的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中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从俄国冰冻的荒原开始,最后经由滑铁卢的惨败,当了11年皇帝的他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终结了自己短暂的辉煌”。文中的“他”是指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华盛顿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阐述此理论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利用关键词联想记忆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比如看到“废藩置县”、“文明开化”、“转折点”,我们能联想到

A.俄国1861年改革           B.美国内战

C.日本明治维新              D.法国大革命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比

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C.萨拉热窝事件                      D.波士顿倾茶事件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从世界历史上看,社会主义第一次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巨大飞跃

的重大事件是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俄国十月革命

C.“苏联”成立                      D.宪章运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罗斯福政府根据相关法律对工业进行调整,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A.人民生活改善                 B.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C.制止盲目竞争                 D.资本主义制度调整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现代史上英法曾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可口可乐”是著名的美国商标,但是我们喝到的“可口可乐”饮料多是在中国生产的。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趋势

A.经济全球化     B.知识经济      C.区域集团化    D.世界多极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5分)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4分)

 材料二  如图:

 

6ec8aac122bd4f6e

(2)与图中人物相关的重要历史史实是什么?(4分)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

(3)请你为上述两个材料拟定一个主题。(3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

 

6ec8aac122bd4f6e

(1)上述图片在哪一时期得到推广使用?(2分)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3分)举一事例说明所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开机之家,谓 之帐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领取材料,回家生产);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质量优劣),谓之雠货(验货)。”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描述的经济现象被称作什么?(3分)其性质如何?(2分)

(3)材料二所反映的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什么?(2分)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1)材料一中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是指什么事件?(3分)这场“变革”的主要成就有哪些?(4分,写出两个)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2)请从材料二中找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成果有哪些?(4分,写出两个)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分)

(3)举一事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2分)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4月,罗斯福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他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家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战时“大国合作”主要体现有哪些?(3分,写出一例即可。)依据材料概括罗斯福“世界蓝图”的实质是什么?(2分)

材料二  1945年上任的哈里·杜鲁门,在追求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上与罗斯福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他加紧把罗斯福纸上的“蓝图”转变为全面展开的称霸活动,把罗斯福同苏联战时的“合作”转变为二战后以苏联为主要敌手。

(2)指出杜鲁门为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出台了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是有哪些?(6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