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山东宁津育新中学七年级上学期单元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世纪念,他最主要的功劳是

A.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策略

C.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

D.提出削弱诸侯国的策略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放权于侯国

D.平定叛乱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思想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推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

(3)你认为出现这一治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的史实有什么共同的目的?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对于黄河的治理,汉朝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

A.汉高祖汉武帝

B.汉景帝汉文帝

C.汉武帝汉明帝

D.汉武帝光武帝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水排是一种

A.纺织工具

B.冶铁工具

C.灌溉工具

D.耕种工具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汉武帝在经济上实现大一统的措施有

①收回地方铸币权②盐铁官营③统一铸造五铢钱④奖励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这充分说明了

①能够节省人力

②是用水推动其转动的

③专门用来制作农具的

④有利于推动两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规模宏大,非常繁华,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其繁华的根本原因在于

A.城市人口多,如长安人口有五十万左右,东汉洛阳人口在百万以上

B.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商业繁荣

C.街道宽阔笔直,长安城内还有较完备的排水沟、下水道等

D.两汉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食物。”

汉景帝也说过:“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如谷物和桑麻。”

(1)材料中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鉴于这种认识,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3)举例说明汉代实行这种政策的具体做法。

(4)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汉代农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简述进步的表现。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中的“单于”指的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A.蒙古

B.匈奴

C.越族

D.满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匈奴族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始皇末年

C.秦汉之际

D.西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当时还不是中国境内的民族

B.中华民族在家庭中的一员

C.对秦汉北部郡县的侵扰,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D.匈奴族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北方的发展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了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A.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嫁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六、综合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西汉有一位年轻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皇帝奖励他的战功,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无以为家。’这位名将死时年仅20多岁,皇帝为他建造了一座祁连山形状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1)材料中的“名将”是指谁?他曾和谁一起反击匈奴?

(2)材料中提到的“皇帝”是谁?

(3)“匈奴未灭,无以为家”表明他具备什么品质?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皇帝反击匈奴并取得胜利的原因。

 

七、选择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迪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

A.大秦

B.西域

C.新疆

D.安息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无有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通西域

A.加强了与欧洲国家的联系

B.促进了西域经济交流

C.使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八、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丝绸之路地图

(1)写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

(2)请你列举出一位开辟、维护丝绸之路的功臣。

(3)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4)穿越此路线,你将会看到哪些民俗风光?请你说一说。

(5)此路线的开辟对汉代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今我国正在大规模地进行西部大开发。联想一下,二者有何共同之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