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句中的“千里赖通波”指的是大运河( ) A.发挥灌溉作用 B.有千里之长 C.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D.发挥防洪作用
|
2. 难度:中等 | |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他是( ) A.马周 B.魏征 C.房玄龄 D.杜如晦
|
3. 难度:中等 | |
郭沫若曾盛赞“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指哪位统治者 (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中宗 D.唐玄宗
|
4. 难度:中等 | |
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 ( ) 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
|
5. 难度:中等 | |
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代唐高宗视政,初显管理才能 C.她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
6. 难度:中等 | |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面内容中体现他这一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文成公主入藏 C.金城公主入藏 D.建立西域都护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遗迹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
8. 难度:中等 | |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
|
9. 难度:中等 | |
宋代城市的娱乐场所叫瓦舍。下列对瓦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是瓦舍盛行的主要原因 B.你若生活在南宋,可以再瓦舍里听到杨家将的故事 C.瓦舍的出现,意味着宋代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D.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农民的需要
|
10. 难度:中等 | |
杨家将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哪两个政权的争战?( )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金 C.南宋和辽 D.南宋和金
|
11. 难度:中等 | |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 A.洛阳桥 B.安平桥 C.玉带桥 D.赵州桥
|
12. 难度:中等 | |
唐太宗善于纳谏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共同目的是( ) A.防止国家分裂 B.休养生息 C.发展经济 D.巩固统治
|
13. 难度:中等 | |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
14.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发生在( ) A.北宋与南宋之间 B.辽与南宋之间 C.辽与北宋之间 D.北宋与金之间
|
15. 难度:中等 | |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
17. 难度:中等 | |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下列哪一个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太湖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
|
18. 难度:中等 | |
泉州于1087年正式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和征收关税,当时正值( ) 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
|
19. 难度:中等 | |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与元世祖无关的是( ) A.重视农业生产 B.建立行省制度 C.建立元朝,同意全国 D.对外推行闭关政策
|
21. 难度:中等 | |
唐初,松赞干布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金城公主嫁给他。 错误:( ) 理由:( )
|
22. 难度:中等 | |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成都探视兄长,他用会子选购了一些物产,准备给哥哥做为礼物。(6分) 错误:( ) 理由:( )
|
23. 难度:中等 | |
南宋时期,书生李某从临安来到泉州,他看到了一位回族青年与一位阿拉伯姑娘举行婚礼的热闹场面。 错误:( ) 理由:( )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图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2分) A.涿郡指今( ) B.余杭指今( ) (2)运河分成四段,由南到北的名称依次是:(4分) (3)想以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2分)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4)根据材料二,指出晚唐诗人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4分)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4分) 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内容。(4分) 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2分)
|
26. 难度:中等 | |
观察下列图片: 图1 图2 (1)图1、图2都是唐朝时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是谁?(4分) (2)他们分别是什么时期展开对外活动的?(2分) (3)他们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实行什么政策?(2分) (4)他们所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分)
|
27. 难度:中等 | |
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 请回答: (1)这种制度何时创建?何时完善?(2分)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2分) (2)科举制的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3)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2分) (4)“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的考试制度源于科举制度的影响,谈谈你对考试或你觉得应当如何考试的看法。(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