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割让香港 B、赔款2100万元 C、中英协定关税 D、准许上海、广州等五口通商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人物中当之无愧应被尊为民族英雄的是 ( ) ①林则徐 ②道光 ③关天培 ④左宗棠 ⑤邓世昌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⑤ D、③⑤
|
4.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哪一点最能说明之( ) A、以战争为侵略手段 B、要求增开商埠 C、洗劫焚烧圆明园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5.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好处更多”这种“好处”主要是指 ( ) A、获得巨额赔款 B、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在华办厂合法化
|
6. 难度:中等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造成中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国家是( ) A、英美 B、英俄 C、英法 D、俄日
|
7. 难度:中等 | |
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左宗棠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 A、在虎门率军抵抗英军 B、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C、抗击法国侵略,取得镇南关大捷 D、抗击日本对台湾的入侵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要再现图中的历史人物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 ) A、马尾战役 B、平壤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黄海战役
|
9. 难度:中等 | |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 难度:中等 |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 ( )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
12. 难度:中等 | |
小聪参加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节目,碰到这样一道题: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这一运动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请问,这里的中国运动是指(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
13. 难度:中等 | |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请选出《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 ( )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14. 难度:中等 | |
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 ( ) A、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的统治
|
15. 难度:中等 | |
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 ) A、开平煤矿 B、湖北织布官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
16. 难度:中等 | |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组织强学会 D、各地宣传变法的学会.学堂的出现
|
17. 难度:中等 | |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 (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思想启蒙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受甲午中日战争影响,中国掀起的救亡运动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 |
19. 难度:中等 | |
某班开展了题为“侵略与反抗”的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黄海战役 D、百日维新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使中国富强起来了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1岁的关天培决意为国牺牲,与家人做了诀别,把多年积蓄的财产分赠给将士鼓励他们英勇杀敌……他带领将士与英军展开了肉搏,最终壮烈殉国。 材料二 “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秩,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则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预为绸缪者也”。所以“时事之宜筹,漠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材料三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材料四 如图
(1)关天培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第一次较量中壮烈牺牲的,这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2分) (2)你知道材料二的内容是谁的主张吗?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他采取了何种策略?(4分) (3)材料三中的“他”在哪次战争中牺牲?这次战争中对洋务运动起毁灭性打击的是哪一战役?(4分) (4)材料四是《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2分)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易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变法通议》自序选(梁启超)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和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有关?(4分) (2)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李鸿章和梁启超外,请再分别写出一位两则材料述事件的代表人物。(4分) (3)材料一中李鸿章认为“独火器万不能及”,为此,他们以 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 工业。(4分) (4)把两则材料所述事件作为一个单元,你认为该单元的标题应该是什么?(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