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3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史实和历史观点。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

B.战国《御龙图》出土于长沙

C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D.祖逖闻鸡起舞、击楫中流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太宗大力精简机构,合并州县,其作用是

A.防止宰相专权      B.减少政策失误      C.践行三省六部制    D.提高行政效率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其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主要描写的是

A.古战场景色    B.农村风光    C爱国志士形象  D.市民的生活面貌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里所说的这场“现代化”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台儿庄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力地阻止了日军对华北的进犯

B.都是正面战场的典型战役

C都是九一八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D.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沃尔特·白芝浩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说明

A.拥有实权的上下两院可以随意处死国王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政府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公民和其他组织以促进生产发展,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或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或经济体制)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下列举措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支持“铁幕”演说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二战后,西欧对美国的态度不断变化;在朝鲜战争中,西欧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1973年,西欧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2003年,西欧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欧洲中心论,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 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 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十八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在英国展开,从1801年到185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巨大变化,1801年,农业人口占39%、工业人口占3l%、服务业人口占35%,到1851年,农业、工业、服务业人口分别占25%、45%、39%。

材料二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的《断掌工业》相片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01~185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2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33牟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 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 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探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 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1分)据材料一概括该法案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改进和补充”分别指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什么影响?(3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传统的封建君主旧制度,而且带来了现代的共和民主新制度;也开辟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新纪元。

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辛亥革命,它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造成了推翻清政府、终结中国的君主制度的事实。辛亥革命后尽管出现反复,但它确立的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方向没有改变,也不可逆转。

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年,清政府已经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它的垮台已经不可避免,因为它对外丧权辱国,对内专制、腐败,国家贫穷,民生困楚,社会矛盾激化,已经没有能力自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以康有为为首的海外立宪派、以张謇为首的国内立宪派从不同的角度掀起反清情绪,造成各种反清力量的聚会,促使清政府走上绝路,最后在辛亥革 命的冲击下垮如,这是不争的事实。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确立的共和民主政制未能延续,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立不起来,就此而论,辛亥革命是失败了的革命,这是为什么?原因有多种,但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孙中山的局限,也不能简单地归罪于革命党人的软弱。原因很复杂,有革命党人的主观原因,但从客观上考察,民初中国出现反复,也是历史的必然。

民初的中国,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势力在新与旧的较量中,虽然一时得势,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就否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实现复兴中华、富强中国所做出的贡献。以孙 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选择的共和、民主、富强的中国发展道路,以及建设一个民有、民治、民享,实现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的社会的方向,则从 来也没有改变过,而且也不可逆转。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中的《“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笔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辛亥革命开辟的发展道路不可逆转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所学知识和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