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湖南宁乡玉潭城北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国家大一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艺术地再现了唐太宗李世民主政后唐朝初期二三十年的故事。你认为不可能在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  )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轻徭薄赋,精简机构

C.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如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名的是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发明创造,如图这种提水浇灌工具最早出现于 (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                  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C.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只有四书五经         D.参加科举的考生有希望成为政府官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皇帝中,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是(  )

A.唐太宗、唐高宗    B.唐高宗、唐玄宗    C.唐太宗、武则天    D.唐太宗、唐玄宗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下列关于唐朝民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C.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渤海郡王

D.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

①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了书籍、谷物和蔬菜种子等

②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

③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

④设渤海馆,专门接待渤海商人和使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建筑不能反映唐朝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的是(  )

A.大昭寺           B.渤海石灯塔        C.千寻塔           D.大运河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唐朝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日本             B.印度             C.新罗             D.波斯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三国演义》       D.《资治通鉴》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

A.玄奘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对比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准确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  )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孙思邈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人物中,属于隋唐时期著名画家的是(  )

①展子虔 ②阎文本 ③吴道子 ④顾恺之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唐玄宗亲自参与编创的歌舞大曲是(  )

A.《秦王破阵乐》     B.《霓裳羽衣曲》     C.《胡旋舞》        D.《绿腰舞》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写契丹生活的诗写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学到的历史知识有(  )

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 ②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 

③契丹人过的是定居生活 ④契丹人靠打猎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

①契丹  ②女真  ③南诏  ④吐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交子 ②瓦子 ③互市 ④岁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材料二 金城公主,朕之少女,岂不钟念,但为人父母,志息黎元,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降彼吐蕃赞普,即以今月进发,朕想自送于郊外。

——以上均选自《旧唐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弄赞”是谁?(1分)“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今天哪一城市的什么建筑?

(2分)

(2)材料二中的“朕”是哪个朝代的皇帝?(1分)该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共同的积极意义?(2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吐蕃和唐朝关系日益密切的表现。(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读《清明上河图》,回答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概括两宋时期人们的衣(3分)食(3分)住(3分)行(3分)情况。

(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审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请你为材料一拟一个合适的图名:(2分)                             ,围绕这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有何意义?(3分)

(2)材料二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三个国家分别是:

①(1分)              ,②(1分)              ,③(1分)              。

史实:(3分)

(3)材料三反映出外贸所得在宋代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3点)(3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央电视台第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了《千年科举探幽》,这是央视强力打造的一部文化类专题片,拍摄时间长达一年,撷取中国最有科举辉煌历史的安徽休宁、四川阆中、上海嘉定、江苏南京四地作为主拍摄地,全方位展示地方人文与历史,凸显教育对民生的提升与改良。《千年科举探幽》带人们进入历史的时空,回眸千年科举历程,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利弊。请你结合此题片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结合史实说一说科举制的利与弊。(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对我国现代教育有哪些有益的借鉴?(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