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快白玉的历史浮雕。你知道其中第一幅(见下图)展示的是什么壮观场面? A.虎门硝烟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渡江战役
|
2. 难度:中等 | |
与以下两幅图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难度:中等 | |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
4. 难度:中等 | |
在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 求富 C.自强 独立 D.科学 求富
|
5. 难度:中等 | |
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
6. 难度:中等 | |
“人文主义思想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流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列作品与以上叙述不相吻合的是:
|
7. 难度:中等 | |
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所说的这样不会被人忘却的东西是 A.《人权宣言》 B.《民法典》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
8. 难度:中等 | |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就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小红同学输入了“马克思主义”后,她找到的文献应是 A.《共产党宣言》 B.《人民宪章》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权宣言》
|
9. 难度:中等 | |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获得“解放”的农奴 A.只能从事农业生产 B.可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C.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可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
10. 难度:中等 | |
下边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笔记上记下的关键词。他学习的应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废除农奴制 D.日本明治维新
|
11. 难度:中等 |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矛盾主要集中表现为 A.俄德矛盾 B.法德矛盾 C.法意矛盾 D.英德矛盾
|
12. 难度:中等 | |
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是 A.伏尔泰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
|
13. 难度:中等 | |
“等到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句话出自谁之口。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
14. 难度:中等 | |
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他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作为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1931年,当他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你认为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西门子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
15. 难度:中等 | |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日本进入了什么政体时期?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 C.有限的宪政 D.总统制
|
16. 难度:中等 | |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是 A.欧文 B.孟德斯鸠 C.卢梭 D.伏尔泰
|
17. 难度:简单 | |
有人说欧洲,特别是西欧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政治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是因为在15—18世纪该地区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这些事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锻炼了人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意志,同时又确立了当时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与下列图片相关的事件中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18. 难度:中等 | |
以下对《共产党宣言》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的发表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C.它是一部完整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著作 D.它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
|
19. 难度:中等 | |
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指的“新秩序”是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D.“一超多强”格局
|
20. 难度:中等 | |
“会议期间;始终不让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参加。直到会议结束,他们才被带到会议厅签字。英法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上述材料说的是 A.签署《九国公约》B.三国同盟形成 C.慕尼黑阴谋 D.凡尔赛体系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
22. 难度:中等 | |
2014年,我市中考将继续实行网上阅卷,这一举措得益于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211工程”
|
23. 难度:中等 | |
中东地区自古就是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决中东问题关键是解决 A.恐怖组织 B.印巴冲突 C.巴以冲突 D.伊朗核危机
|
24.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柴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邓小平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25. 难度:压轴 | |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军事方面: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材料二: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美国为5.2%,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 (1)材料一出自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内容?(2分)该重大事件是日本走上了什么发展道路?(2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反映了什么关系?(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 (4)日本实现工业化的进程对你有什么启示?(至少答出两点)(2分)
|
26. 难度:中等 | |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和名人名言,回答问题:(10分) 图(1)中的人物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图(2)中的人物曾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图(3)中的人物面对失聪发出“我要扼住命运喉咙,它休想使我完全屈服。”的呐喊。 请回答: (1)上述三幅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3分) (2)图一中的人物在物理学方面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2分) (3)你能说出图二中人物的代表作品吗?(任一部即可)?(2分) (4)图三中的人物终身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是什么?(1分) (5)根据图一和图三人物的名言,说说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
27. 难度:压轴 |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关于俄国历史的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 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材料二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敏锐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材料三 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以上材料根据俄国相关资料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位沙皇是谁?(1分)从他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他想解决什么问题?(1分)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1分)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分) (3)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纠正了苏俄当时什么政策的错误?(2分)“新经济政策”采用了什么经济手段来恢复国民经济?(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或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2分)
|
28. 难度:中等 | |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起世界人民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之间的争斗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写出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2分)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意、日建立起法西斯暴政,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战争。试举德国法西斯对内实行恐怖统治的史实一例。(2分) (3)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西方大国采取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2分) (4)二战爆发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5)二战后,随着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逐渐形成的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
|
29. 难度:困难 | |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先后开展了三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工业革命开始于那个部门?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谁被誉为“发明大王”?(2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什么为核心标志?(2分)试举一例我国近几年来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2分) (4)三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由此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