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湖州卷)历史(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A.改穿汉服                   B.改用汉姓     

C.学说汉话                   D.学习汉礼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2年、1934年和1941年三次获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结合下图,推断他1941年获选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    B.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领导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D.创立了主要国际组织联合国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以下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与苏联等26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2014年一季度我省新增私营企业4.35万户,同比增长50.9%,相当于平均每天诞生私企483家。我省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

①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和引导

②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的充分发挥

③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贯彻落实

④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萍州可谈》一书记录了北宋航船上使用指南针的情况。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航海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载。据此判断,以下历史活动可能被史料记载使用到指南针的有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郑和七下西洋  

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②契丹族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

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         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海尔集团在全球拥有数十个制造基地、多个研发中心和海外贸易公司。至2013年,海尔已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全球营业额达1803亿元,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全球化

①以跨国公司的活动为核心               ②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缩小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           ④加强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压轴

(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1)李鸿章认为造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基于上述认识,李鸿章等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不同阶层对产生“变局”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请列

举两项这一时期探索救国之路的实践加以说明。(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