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前旗四中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A.元谋人、蓝田人

B元谋人、北京人

C.蓝田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的君主的启示是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C.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畜牧业发达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铁器开始使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黄帝      B嫘祖      C蚩尤      D仓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到洛水流域,并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里的“九鼎”象征着

A、王权      B、财富      C、王宫      D、武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炎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国人开始使用铁农具是在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夏朝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A.尧舜禹时期         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医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华陀   B张仲景   C扁鹊   D鲁班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齐国国王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大型历史剧《汉武大帝》你看了吗?汉武帝刘彻采取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他曾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骚扰

A犬戎族       B山越族       C匈奴族       D乌桓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下列人物中,没有称帝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王羲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纸技术           D制墨技术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刘备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史记》        B《新语》         C《楚辞》        D《论语》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鲜卑人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唐蕃“和同为一家”

D元朝的文化趋同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是:       

A开封      B咸阳       C南京       D呼和浩特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因果关系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昭君出塞

C.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D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

A第6位       B第7位       C第8位       D第9位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祖冲之     C郦道元         D张仲景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6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1)“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哪位思想家主张改革,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2分)

(2)“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有了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雨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他是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3)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战国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发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的战争?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6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2分)

3)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4分)

(2)秦皇最伟大功绩是什么?(2分)

(3)秦皇采取了什么首创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

(4)秦皇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全国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2分)

(5)如何看待秦皇的焚书坑儒?(2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田宅和爵位,废除没有军功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直接治理。

材料二: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你能判断它们分别是中国历史上哪两次改革的措施吗?(4分)

(2)这两次改革的主持人是谁?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什么精神是我们值得学习?(6分)

(3)材料中一和材料二的改革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