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平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香港岛           B.广州           C.台湾           D.库页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一家外国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中国人民不再反抗外来侵略

C.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筹建新式陆海军

D.派遣留学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材料中的“朕”应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  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0年贺岁大片《十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 最有力的证据是

A.导演的创作手记

B.历史学家的访谈

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

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B. 广州     C.武昌      D.南京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D.民主与科学已在中国实现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是

A.《申报》       B.《万国公报》

C.《民报》       D.《新青年》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从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民主和科学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       D.传统儒家思想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五四运动之所以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B.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十月革命的鼓舞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大家到这所学校来,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要向什么人放。”说明黄埔军校最大的特点是

A.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革命军校

B.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C.设备先进的近代化学校

D.培养将军的摇篮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抗日战争的爆发

C.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   

D.解放战争的胜利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辱……”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A.华东地区         B.华北地区

C.平津地区         D.东北地区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逼蒋抗日      B. 联蒋抗日

C.反蒋抗日      D. 杀蒋抗日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这是蒋介石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之一,其主要意图是

A.顺从民意,争取和平

B.屈从国际压力,停止内战

C.设鸿门宴,借机诱捕

D.争取时间,部署内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某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幅《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国民革命  洪流奔涌

B.十年对峙  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  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他不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回乡办企业。此人是

A张謇          B.林则徐        C.魏源       D.老舍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B.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该“制度”被废除是在

A.“太平天国”时     B.戊戌变法时

C.辛亥革命时        D.清朝晚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材料三:2012年,日本政府不顾历史史实,对钓鱼岛进行购买,使其国有化,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抗议活动。中国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发表了以下观点:总有一天,当解放军的皮靴踏上本州岛,战机飞过富士山,曾经繁华的东京变得像当年的南京一样的时候,我们才算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世代仇视中国的民族。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2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这次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4分)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2分)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4

(3)材料三是一些中国网民的观点。请你就这些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4分)

 

三、问答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他们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材料中清朝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叫什么?(2分)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2分)具体说明“骨肉分离”的含义。(2分)

(3)“再次分离的骨肉”国家领土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2分)

(4)依据材料,评价这次运动。(4分)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二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吓倒、征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材料三  1937年9月,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八年级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3)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