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青海油田第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项洞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爆发平民大起义

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D、少数民族攻破都城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图这种文字对于研究哪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满分5 manfen5.com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秦朝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掀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刘秀            D、曹操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4世纪后期,少数民族(   )族建立了前秦政权。

A、匈奴            B、鲜卑               C、氐         D、羯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导致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不包括(  

A、统治集团的腐朽

B、西晋皇族连年混战

C、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D、内迁各族起兵反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历史复习课上,教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点的古代书法家应该是(   )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A、颜真卿    B、欧阳询

C、钟繇      D、王羲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二、问答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4分)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分)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4)两位帝王在军事上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1分)

(5)用一句话概括“秦皇”“汉武”的作为(2分)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被称作“___________”。它是以图中___________为起点的。___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重要通道出了重要贡献。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___________。(4分)

(3)材料三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1分)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1分)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3分)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1分)

5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2分)

 

四、问答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缛,……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固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区的经济情况?(2分)

(2)材料2反映的情况和材料1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这一变化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