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河北省廊坊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排名中的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国际因素是(    )

 

在世界所占位次

1928年

5

1932年

3

1937年

2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法西斯主义横行

C世界性经济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既是“一战”的战胜国,又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未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国家  

①中国   ②美国   ③日本   ④法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是 

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

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也埋下了新的矛盾

④两会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A、持续时间时间特别长        B、波及范围特别广

C、产品积压特别多            D、破坏性特别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

②英、法没有遭到经济危机的打

③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④经济危机后,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事实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没有关联的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C、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D、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不包括   

A、由法西斯政党控制政权         B、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对外推行侵略扩张             D、疯狂扩军备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回顾历史20世纪30---40年代,整个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法西斯势力和反法西斯势力的矛盾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C.大国之间争霸导致的矛盾  

D地方冲突和宗教纷争导致的矛盾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从中获利 

C日本都是战败国            D、英国都是战胜国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世界反法西斯建立了统一战线。其标志是   

A、《联合国宣言》签署

B、诺曼底登陆成功

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雅尔塔会议召开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小明是某中学的学生,以下是他在一篇历史小论文中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 

B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遭到严重打击

C.世纪8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D20世纪90年代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高速度、低失业率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高速度、低通胀    

D信息化和全球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未受到战争破坏

美国扶植 

重视人才

引进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欧盟建立后(    

欧盟各国将统一使用欧元

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③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和美国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对20世纪中期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打破了斯大林模式

B、大力推行种植玉米

C、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D、平反历史上的寃假错案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91年底,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与以上描述有关的事件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赫鲁晓夫改革

C.苏联解体          D.东欧剧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   )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具有优越性

C、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最终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

A纳米比亚独立        B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C印巴分治            D埃及独立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国家主权从来都是不容侵犯的,1999年,中国和巴拿马分别从哪个国家手里收回了澳门和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

A英国   美国             B法国  英国  

C葡萄牙 美国             D英国  葡萄牙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2009年新年第一天加沙地区居民在炮火中度过,不断加剧的巴以冲突使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东地区武装冲突不断发生的原因包括(     )

①宗教问题    ②大国干预    ③领土问题    ④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宗教问题       B.种族问题      C.水源问题      D.巴以冲突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李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上义与社会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为(    )

A、“铁幕演说”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B、“北约组织”建立“华约组织”建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极化受阻 

D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当今的时代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      B、冷战      C、发展经济      D、战争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世界银行及其姐妹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举行会议时着重讨论世界粮食危机。世界银行决定推行类似上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应付大萧条的“新政”,通过全球两市政策,来应付饥荒和贫困。

材料二  由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克鲁斯主演的《行动目标希特勒》已经登录广州各大院线。《行动目标希特勒》讲述的是德国陆军上校施陶芬伯格和一群德国军官策划刺杀希特勒的故事。

(1)材料一中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指的是什么?(2分)有什么特点?(3分)材料中美国曾经进行的罗斯福新政的“新”在何处?(1分)

2材料二中的汤姆.克鲁斯扮演的角色要刺杀的希特勒在二战爆发前曾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2分)(列举两例即可)

3两则材料涉及的历史史实有何不同之处呢?(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材料一为摆脱大萧条,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6月,66个国家的代表聚在英国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由于英美等主要大国矛盾重重,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材料二:1933年伦敦经济会议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促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再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法、美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嫌,于1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议》和《三国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1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表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一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什么?2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在经济上重新组合的共同原因?(2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指出德日意、英法美三国最终演变为哪两大政治军事集团?(2分)这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4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做过有益的探索。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也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宝贵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二  他说:我要指出一个简单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罗斯福总统的第一次“炉边谈话”

(1)为改变材料一中的现状,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苏俄为什么要推行此政策?(2分)这一政策“新”在何处?(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933年罗斯福总统为什么要发表“炉边谈话”?2分“炉边谈话”进行了十次重要演说,制定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重要法案。最终产生了哪些作用?2分

(3)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人类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结合下面的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一战后,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实质是什么?(2分)

(2)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2分)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面对这一趋势,中国应如何应对?(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