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广文中学文华国际校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著名战役。诸侯国出现源于西周的

A.世袭制      B.奴隶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发展生产    整顿内政   注重军队建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焚书坑儒         书同文,车同轨     颁布“推恩令”

张骞出使西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 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 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则圣。”这说明他

A.鼓励手工业发展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 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 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有一次,李肇星(我国前外交部长)和美国一位领导人会谈,对方说,我对中国“侵略”西藏感到非常不满。李肇星立刻问他,你了解西藏的历史吗?对方摇摇头。李肇星说:“我可以向您解释,但您理解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因为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的时候,还没有美国这个国家。”说到这里,台下响起了长久的热烈掌声。“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始于

A. 元朝      B. 明朝      C. 秦朝     D. 中华人民共和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大师西去悲难禁,毕升功德世长流”。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     ,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是

A. 渡过金沙江                B. 甘肃会宁会师

C. 吴起镇会师               D. 遵义会议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标语、口号折射出时代的特征,浓缩着历史的意蕴。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百团大战                    D. 解放南京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实现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香港回归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小颖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入联公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图为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图为魏源及其编写的《海国图志》,该书明确提出的主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15分)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是哪项?(3分)

材料二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2)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2分)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四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相似之处?(4分)

材料五 1982年,(南海)大沥公社实行包产或包干到户,即按人口、劳动力或者按人口比例分包耕地到户,分包户实行经营自主,除必须完成上调任务以外,盈亏自负。……生产面貌均有明显起色,生产者也从过去统一排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经营其他产业。

——《南海县志•农业》第十四卷

(4) 据材料五简要分析80年代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该变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16分)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4分)

材料二    郑和七下西洋,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据材料二,郑和与海外各国交流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材料三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3)材料中可以看出乾隆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当时清政府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

材料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4)材料四,分析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并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4分)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16分)思想解放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1)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再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和谐的一种观点。(6分)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2)材料二中的“改良”和“革命”这两次历史事件在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    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3)材料三中《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杂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2分)

材料四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材料四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它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什么?(4分)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13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古往今来两国关系一直引人注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唐代,胸怀博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中国就已经成批接受、礼遇来自日本的遣唐使、留学生(僧),使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国文化从此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一例。(2分)

材料二  在2014年2月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会面中,习近平主席曾说:“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2)据材料二,近代“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的原因是什么?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台湾被外族割占?(4分)

材料三  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的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这些,都不得不给予高度的警惕。

(3)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2分)

材料四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28日 01 版)

(4)据材料四,概括抗日战争的性质,并指出其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五  日本传媒也发表评论,无端指责中国推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然而,日本2005年版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送审的《新历史教科书》却大肆美化日本侵略战争,大肆煽动对中国的仇恨。曝光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送审本内容,其“凶化”程度变本加厉,充满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家族国家观、亚洲支配观、对他国优越感和本国中心史观,同时隐瞒加害事实、充满了受害者意识,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使用大东亚战争的说法,肯定日本发动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并且歌颂日本国民积极投身战争的献身精神。

(5)日本对待侵华罪行的态度,是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材料五的内容谈谈作为青少年的你应该怎么做?(1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