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2. 难度:简单 | |
彻底摧毁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
3. 难度:简单 | |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 ) A.《朝鲜停战协定》 B.《凡尔赛和约》 C.《雅尔塔协定》 D.《慕尼黑协定》
|
5. 难度:简单 | |
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 完成了三大改造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7. 难度:简单 |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
8. 难度:简单 | |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是( ) A.“多” B.“快” C.“好” D.“省”
|
9. 难度:简单 | |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的口号多传遍大江南北。它反映的史实是( )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
10. 难度:简单 | |
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经营形式从家庭私人经营到集体经营转变 B.所有制结构从私有制到公有制转变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D.为工业化的开展奠定基础
|
11. 难度:简单 | |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论恰当的是( )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C.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
12. 难度:简单 | |
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
13. 难度:简单 |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
14. 难度:简单 | |
有一年,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
15. 难度:简单 | |
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南方谈话”的发表
|
16. 难度:简单 | |
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件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是( ) A.青藏铁路通车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实施 D.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人员往来频繁
|
18. 难度:简单 | |
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
19. 难度:简单 | |
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活力。”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价值 B.“求同存异”倡议的合理 C.民族区别自治政策的成功 D.“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
|
20. 难度:简单 | |
1971年10月26日,基辛格博士离开北京时说道,“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让基辛格惊诧的国际性事件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万隆会议召开
|
21. 难度:简单 | |
2015年是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43周年。43年前,迫使日本急切要求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下列哪一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 )
|
2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在万隆会议上赢得了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
23. 难度:简单 | |
“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词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
24. 难度:简单 | |
下边是一张粮食供应票,下列关于此供应票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它是计划经济的重要反映 B.说明当时的物价水平低 C.可作为研究经济史的证据 D.表明当时的食品供应紧张
|
25. 难度:简单 | |
下列体现改革开放后我党关注民生的做法有( ) ①建立养老保险制度②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③保障城镇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④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6. 难度:简单 | |
(12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1分)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1分)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试举两例)(2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2分)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分)
|
27. 难度:简单 | |
走近新时代(12分) 材料一 “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9月 材料二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材料三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1分)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叫什么?(1分)这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有企业的“松绑”是怎样进行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哪些?(请试举1例)(2分)
|
28. 难度:简单 | |
杂志上的历史(16分) 《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周刊每年年末都会评选当年的“风云人物”,《谁在〈时代〉封面上?》一书的作者列努斯曾说:“那些经常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将被收入历史课本。” 材料一:1951年的期刊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时代》首次介绍给西方人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很有意思: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对周恩来和新中国的“妖魔化”和“丑化”也许不难“理解”,因为当时中美两国正深陷于一场战争的泥潭中。 (1)可以看出,美国的对新中国是一种什么态度?当时,中美之间正陷于什么战争?(4分) 材料二:1971年11月8日,人物又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2)“The Chinese Are Coming”指的是中国当时那一项外交胜利?(2分) 材料三:这是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周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由于英文中的Odyssey(旅行)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含义,所以由此看出,美国方面对此次对中国访问还是很满意的 (3)“尼克松的中国之旅”标志着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变化?(4分) 材料四: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 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是新时代的引路人,他引领中国走进改革开放的时代,中美关系也迎来一个新的时期,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4)邓小平能入选封面人物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四,你认为中美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
29. 难度:简单 | |
(9分)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材料一中 “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2分)?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4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3)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2分)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