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陕西蓝田 C.北京周口店 D.山东大汶口
|
2. 难度:中等 | |
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
3. 难度:中等 | |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这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我国先民中最早可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
4. 难度:简单 | |
中华民族常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 A. 因为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B. 因为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 C. 因为炎、黄部落联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 D. 因为炎帝和黄帝共同打败了蚩尤
|
5. 难度:中等 | |
《礼记•礼运篇》描述了原始社会的一些情况,其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赞颂了 ( ) A. 黄帝的功绩 B. 禅让的做法 C. 公有制的先进 D. 国家的出现
|
6. 难度:中等 | |
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查大禹治水的工作 B.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C.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尧发明了文字
|
7. 难度:中等 | |
“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今年10月(2014年)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国家主席为展览题写序言,从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距今 ( ) A. 1811年 B. 1812年 C. 2215年 D. 2216年
|
8. 难度:中等 | |
成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通过成语“反戈一击”,我们可以得知哪个朝代的历史结束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
9. 难度:简单 | |
你知道“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跟谁有关吗( ) A.夏桀 B.商汤 C.周厉王 D.周幽王
|
10. 难度:中等 | |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指 ( ) A. 夏、商时期 B. 晚商至西周时期 C. 西周时期 D. 夏、商、周时期
|
11. 难度:中等 | |
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国君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A.甲骨 B.青铜器 C.竹简 D.纸
|
12. 难度:中等 | |
“苦心 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里的苦心人指的是 ( ) A. 越王勾践 B. 楚庄王 C. 吴王阖闾 D. 晋文公
|
13. 难度:中等 | |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
14. 难度:简单 | |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通过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 A.秦国 B.齐国 C.燕国 D.赵国
|
15. 难度:简单 | |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时 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
17. 难度:简单 | |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也修筑了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水利工程,它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春秋战国时 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相关的是( ) A.打制石器的使用 B.磨制石器的使用 C.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D.电力的广泛应用
|
19. 难度:简单 | |
认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的思想家是 ( )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庄子
|
20. 难度:简单 | |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
21. 难度:简单 | |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共16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 (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2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2分) (5)人与人的不和谐: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4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4分)
|
22.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2分)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2分)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2分)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2分) (5)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2分)
|
23.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2分)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2分)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2分)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项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2分)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