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中国人把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战争叫鸦片战争,如果我们要把课题改为直接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目的”的课题,你认为以下最佳课题是( ) A.倾销鸦片的战争 B.开拓市场的战争 C.获取赔款的战争 D.虎门销烟报复战争
|
2. 难度:简单 | |
史学家蒋廷黻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一项条款有关( )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 A.侯德榜 B.左宗棠 C.谭嗣同 D.邓世昌
|
4. 难度:简单 | |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5. 难度:简单 | |
为了应变时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
6.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公车上书
|
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8. 难度:简单 | |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 A. 慈禧的盲目自大 B. 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 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D. 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