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 A.百家争鸣 民主制度 B.科举制度 《神曲》 C.行省制度 “日心说” D.郑和下西洋 蒸汽机
|
2. 难度:简单 | |
罗斯福上台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新政”。在上任后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国会与他高度配合,一口气制定了15项重大立法,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对外贸易 C.国家干预经济 D.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
3. 难度:简单 | |
一位同学在研究古代一本名著时发现其中提到的“仁”字多达一百余处,该名著最可能是下列的( ) A.《庄子》 B.《海国图志》 C.《论语》 D.《本草纲目》
|
4. 难度:简单 | |
《资治通鉴》的取材重在历治兴衰,意在使君主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这部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它是一部(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编年体断代史 D.纪传体断代史
|
5. 难度:简单 | |
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转战陕北
|
6. 难度:简单 | |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
7. 难度:简单 | |
本·杰明是生活在古希腊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城邦的小男孩,他有一个大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两个叔叔和婶婶,此外还有十名男奴隶、五名女奴隶。如果要去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家庭可以投( )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历史时间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八国联军侵华 ②戊戌变法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 A.①③④②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9. 难度:简单 | |
“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盐……”这是13世纪欧洲的一位旅行家对中国江苏盐城这块古老大地的描绘,他是( ) A. 查理·马特 B. 徐霞客 C. 马可·波罗 D. 玄奘
|
10. 难度:简单 | |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人们颂赞“画圣”吴道子的名画《送子天王图》精美绝伦 D.人们在瓦子中谈论军机处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的事情
|
11. 难度:简单 | |
晚清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12. 难度:简单 |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三权相互制约与平衡。这表明美国( ) A.决心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建立了较民主的政治体制 C.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一
|
13. 难度:简单 | |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一国两制”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4. 难度:简单 | |
2013年12月15日,“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下列政策措施中,与这些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863”计划 C.西部大开发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5. 难度:困难 | |
1919年5月,上海许多家长都收到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的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你认为通知所说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社会动荡,逃避战乱 B.学生参与反帝爱国运动 C.家境贫困,难以为继 D.民族工业发展扩大招工
|
16. 难度:简单 | |
美国教育部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赫在列。究其原因,四位同学发表了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共产党宣言》是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B. 乙:《共产党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C. 丙:《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夺取权力的尝试 D. 丁:《共产党宣言》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17. 难度:简单 | |
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演讲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我们现在就站在他的纪念堂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
18.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20. 难度:简单 | |
“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忽必烈改制
|
21. 难度:简单 | |
某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
2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周恩来把党中央多年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构想的高度概括 B.大陆和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了海峡两岸的统一
|
2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其反映的史实是( )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法西斯同盟形成 C.慕尼黑阴谋 D.诺曼底登陆
|
24. 难度:简单 | |
秦朝时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
|
25. 难度:中等 | |
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选民人数由50万增加到了81.3万。政府先后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逐渐成为一个“福利国家”。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等陆续传入中国,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 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材料三: 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战争的灾难性和毁灭性,战争的需要反过来推动科技的进步。 (l)材料一所指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的扩展使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社会等角度中任选取一个角度分析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性。 (3)任举一例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工业,并写出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 (4)请任举两例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下新兴的科技成果。 (5)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中国正积极融入其中。现代生物工程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家是谁?
|
26. 难度:中等 | |
简答题 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两位君主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在那以后,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迅速没落。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1)清朝由于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而看不到西方的进步,从而逐步落后于世界,请写出相关政策,当时只开一个城市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请问这个城市是? (2)查理一世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请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导火线。 (3)在实现 “救国之梦”中,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请写出该事件的指导思想及该事件的影响 (4)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 (5)使我国实现了“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