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
2. 难度:简单 | |
老师让小丽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小明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 的再现啊!( ) A.推恩令 B.王位世袭 C.禅让制 D.大一统
|
3. 难度:简单 | |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巩固对西周的统治 C.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D.炫耀周的强大
|
4.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7世纪后期,使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
5. 难度:简单 | |
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 A.晋文公 B.越王勾践 C.齐桓公 D.楚庄王
|
6. 难度:简单 | |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各国纷纷变法,竞相改革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学术活跃,百家争鸣 D.农业发展,商业繁荣
|
7. 难度:简单 | |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 ) A.众多豪门望族 B.众多思想流派 C.众多地方政权 D.众多文学形式
|
8. 难度:简单 | |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是( ) ①破釜沉舟②烽火戏诸侯 ③退避三舍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①②③D.③④⑤
|
9. 难度:简单 | |
联系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积极当兵,保卫国家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
10. 难度:简单 | |
秦始皇当时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_______的入侵( ) A.匈奴 B.越族 C.突厥 D.蒙古族
|
11. 难度:简单 | |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儒家思想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国家统一问题
|
12. 难度:简单 |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玄奘西行 D.丝绸之路的开辟
|
13. 难度:中等 | |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
14. 难度:简单 | |
史学名著《史记》记述我国古代( )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
15. 难度:简单 | |
东汉末年的各路军阀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的是( ) A.刘备 B.袁绍 C.曹操 D.孙权
|
16. 难度:简单 | |
汉代以来,人类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最主要是因为( ) A.国家统一 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太学的建立 D.交通发达
|
17. 难度:简单 | |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统一的国家是( )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宋
|
18. 难度:简单 | |
下边涉及我国文字演变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 )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 D.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隶书
|
19. 难度:简单 | |
你认为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 ) A.促进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B.保护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 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迁都洛阳
|
20. 难度:简单 | |
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时期
|
21. 难度:困难 | |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 B C D_____________。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
22. 难度:压轴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 “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 ——《史记》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1)《史记》的作者是谁? (2)材料一提到了哪几件历史事件? (3)材料二是谁的名言?这些话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他是哪家学说的创始人?记载他言论的书叫什么?
|
23.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3)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他的抱负实现了吗? (4)为什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会有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三: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史记》里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影响?
|
25. 难度:中等 |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请问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 (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至少3点)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