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指圆明园)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A.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B.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D.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
|
2. 难度:简单 | |
《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
3. 难度:简单 | |
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4. 难度:简单 | |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这一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还我山东 C.废除二十一条D.拒绝和约签字
|
5.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921年7月,停泊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6. 难度:简单 | |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
7. 难度:简单 | |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
8. 难度:简单 | |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APEC会议的召开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9. 难度:简单 | |
某小组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待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民族团结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面文字的含义是: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该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
11. 难度:简单 | |
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A.英雄,传播欧洲文明 B.强盗,带来深重灾难 C.强盗,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
12. 难度:简单 | |
“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3. 难度:简单 | |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完整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革命宗旨的历史文献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法典》
|
14. 难度:简单 | |
今天,汽车已普遍成为我们的出行工具,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的研发者是 A.瓦特 B.卡尔·本茨 C.爱迪生 D.史蒂芬孙
|
15. 难度:简单 | |
美国首都有一座人物建筑物,前面56级台阶象征“他”的年龄,四周36根台柱象征“他”在任时的36州,这个建筑物就是林肯纪念堂,以下属于林肯的贡献是 A.确立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B.维护了美国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摆脱了“大恐怖”“大萧条”的经济危机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
16. 难度:简单 | |
针对某一事件,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当时的一位官员则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这一事件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共产党宣言》 C.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D.法国《人权宣言》颁布
|
17. 难度:简单 | |
“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
18. 难度:简单 | |
1914年,“一粒火星”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粒火星”是指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德国闪击波兰 D.珍珠港事件
|
19. 难度:简单 | |
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他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意义,即 A.冲破了宗教神学和封建思想的禁锢 B.促进了欧洲工人运动 C.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D.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
20. 难度:简单 | |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 他“悔恨”的直接原因是 A.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B.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C.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他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
21. 难度:简单 | |
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摘自《权利法案》 材料三 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拿破仑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l5日) (1)材料一图一石柱上面记叙了哪部古代法典的内容?图二漫画反映了古代哪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权利法案》的目的及意义。 (3)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法制中国,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
22. 难度:简单 | |
2015年11月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每一次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都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四 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习马会上的致辞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蒋介石和周恩来在该军校各担任什么职务? (2)据材料二分析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 (3)列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大战役各一例。依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4)66年前发生的什么事件导致两岸同胞长时间的隔绝?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什么方针?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23. 难度:简单 | |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材料二 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治政府建立后,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制度设计的重点。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尤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 ——摘编自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为“开中国之新世界”进行了什么实践?简述该实践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二中“此事”指什么?写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治政府为日本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
24. 难度:简单 | ||||||||||||||||||||||||||||||||||||||||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 命,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材料四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1)19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行销全球的原因是什么?从而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布盛行”得益于《南京条约》的哪些内容?《南京条约》对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给国际局势带来什么影响? (4)为与外资企业抗争,中国近代史上谁放弃做官回乡办厂并提出什么救国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