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有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孔子思想的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正确的是( ) 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道法自然
|
2. 难度:简单 | |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 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
3. 难度:简单 | |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
4. 难度:简单 | |
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哪一工程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 的枢纽( ) A.都江堰 B.万里长城 C.隋朝大运河 D.灵渠
|
5.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
6. 难度:简单 | |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
7. 难度:简单 | |
在l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你知道“开颅洗脑”指什么事件吗? (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8.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 (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 某天的日记,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迹应是( ) A. 兴办洋务 B. 兴办学堂 C. 停止科考 D. 结束帝制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民解放军 ②红军 ③国民革命军 ④八路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
10. 难度:简单 | |
2016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同学们准备排练一部反映周恩来伟大人生历程的课本剧。下面在他们编写的剧本提纲中不准确的是( ) A.第一幕 开启心智——周恩来与同学们争相传阅《新青年》杂志 B.第二幕 南昌枪声——周恩来与贺龙、朱德等人商议起义方案 C.第三幕 民族大义——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到达西安,与蒋介石谈判 D.第四幕 外交风采——周恩来访问印度,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1. 难度:简单 | |
中国的政治宣传画是配合政权在各时期的工作任务和意识形态的诉求,下图反映的工作任务是在(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2.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举办“新中国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入选“改革开放”篇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 难度:简单 |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大改造完成 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几个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使港澳台顺利回归祖国
|
16. 难度:中等 | |
由穆罕默德的话语和思想辑录成的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 A. 《佛经》 B.《圣经》 C.《古兰经》 D.《汉谟拉比法典》
|
17. 难度:简单 |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
|
18. 难度:简单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D.欧洲走向一体化
|
20. 难度:简单 | |
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国防部长宣称到2020年要把美国海、空军实力的60%部署在亚太地区。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维护世界和平 B.保障太平洋及南海航行自由 C.同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中国的崛起
|
21. 难度:简单 |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要开发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对南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发大西部。元以后中国缺少开发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 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指什么政治制度?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南方有哪些优势吸引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3)材料三认为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有何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朝和清前期在西藏地区设置的机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
|
22. 难度:简单 | |
教育引领人寻访灵魂和生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只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谨上溯古制,参考列邦,拟定京师大学暨各省高等学、中学、小学、蒙学章程,候钦定各省,核实兴办,凡名是实非之学堂及庸滥充数之教习,一律从严整顿。 ——《清史稿》 材料三:明治政府建立后,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制度设计的重点。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19世纪80年代,日本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摘编自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材料四: (1)“百日维新”期间发布的哪些法令体现了材料一中康有为的思想。 (2)材料二中建立起“高等学、中学、小学”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出自哪一文件的规定?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4)从材料四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通过材料分析促使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5)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一条建议。
|
23. 难度:简单 | |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请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参与活动,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41年,秦孝公即位。他愤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遂下令(求贤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法令摘录》 材料三: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材料四: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此时“出奇计强秦”的人物是谁?他通过哪一措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材料二中的“法令”是由哪位统治者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3)据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 (4)材料四中邓小平找到的“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为引领中国根本转型采取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
24.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十分贫乏,不宜直接运用于工业过程。……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学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自学成才者。 ——摘自《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1870年到1913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建立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 ——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材料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1992年中央决定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为此,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颁布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颁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技术纲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恢复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成立中国工程院等。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两位符合材料一所述的 “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自学成才者”。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材料二所述事件中的两项交通工具。 (3)材料三的声明说明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的什么立场?哪一事件最早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4)读材料四,从世界史角度说明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重视科技发展的原因。(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