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图标,与图标上方“司南”有关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
2. 难度:简单 | |
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
3. 难度:简单 | |
宋人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最能说明( ) A.北宋风水迷信盛行 B.北宋航海事业兴旺发达 C.北宋阴雨天气很多 D.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
4. 难度:中等 | |
《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
5. 难度:简单 | |
我国发明的火药很早就应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
7. 难度:简单 | |
报载,月球上共计有14个以中国的人名和地名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这14个人名和地名包括蔡伦、祖冲之、李白、毕昇、瓷都景德镇等。毕昇入选的理由是( ) A.主持修建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 C.推算圆周率数值 D.发明活字印刷术
|
8. 难度:简单 | |
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
|
9. 难度:简单 | |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A.日本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阿拉伯人
|
10. 难度:简单 | |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武器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 ) A.唐朝繁荣的文学 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
12.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
13.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yù)《萍洲可谈》 材料三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四 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商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科技成果?我国最早在何时制成这类仪器? (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3)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