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指大运河,它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 )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
2. 难度:压轴 | |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她的建立者是( ) A、杨坚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朱元璋
|
3. 难度:中等 | |
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
|
4. 难度:简单 | |
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 A、制定《唐律疏议》 B、重用贤能,改革吏治 C、改革军事制度 D、改革财政和漕运制度
|
5. 难度:简单 | |
唐太宗政绩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
6. 难度:简单 | |
关于武则天的统治,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 B.其统治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D.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
7. 难度:简单 | |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我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 )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郡县制
|
8. 难度:简单 | |
在三省六部中,负责执行诏令的部门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
|
9. 难度:简单 | |
8世纪初,唐朝和吐蕃已“和同为一家”。吐蕃是今天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 A、回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
10. 难度:简单 | |
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唐朝时期曾为中日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 波罗
|
11. 难度:简单 | |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想了解唐代时印度的历史,下列最值得查阅的是( )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记》 D、《史记》
|
12. 难度:简单 | |
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 A.泸定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赵州桥
|
13. 难度:简单 | |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金刚经》 B.《古兰经》 C.《诗经》 D.《圣经》
|
14. 难度:简单 | |
我们把唐玄宗的统治称为(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
|
15. 难度:简单 |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 ) A、会子 B、关子 C、交子 D、人民币
|
16. 难度:简单 | |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来
|
17. 难度:简单 | |
“瓦舍”、“勾栏”是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城市的固定娱乐场所,这个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
18. 难度:简单 | |
宋朝的农民包括( ) ①手工业者 ②自耕农 ③半自耕农 ④工商业者 ⑤佃农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
19. 难度:简单 | |
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李白的诗 C、乘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 D、到都城长安旅游
|
20. 难度:简单 | |
关于宋朝乡村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农民受地主剥削,在法律上没有平等权 B、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丰富、改善 C、大多数农民处于饥饿状态 D、节日里,农民常搞一些娱乐活动表示庆祝[来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瓦子” D、火器(火箭)
|
22. 难度:简单 | |
下列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的四幅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
23. 难度:简单 | |
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 A、党项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 D、回鹘族
|
24. 难度:简单 | |
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名将是( ) A、王彦 B、韩世忠 C、岳飞 D、李纲
|
25. 难度:简单 | |
宋朝经济重心南移是指经济重心( ) A、从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B、从黑龙江流域移到黄河流域 C、从黄河流域移到珠江流域 D、从秦岭--淮河以北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
26. 难度:简单 | |
填空题。 (1) 年, 李渊建立唐朝,定都 ,李渊就是唐高祖。 (2)唐代 和 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3)科举考试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和 。 (4)1005年辽与北宋达成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 ”。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 (5)1127年,金军俘虏了 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及大批珍宝器物,标着着北宋 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 ”。
|
27.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所反映的是谁说的话?表明了他统治时期是怎样对待少数民族的? (2)他因此被少数民族称作什么? (3)有人用“和同为一家”来概括唐朝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你能举史实对此加以说明吗?(举出两例)
|
28.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拔制度。这种制度定期举行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卷》 材料二: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材料三: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视科举应试者,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 (1)请写出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及的“中国定期考试选拔的制度”指什么制度?这种比赛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唐朝实行科举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促进了唐朝哪种文学形式的繁荣?请写出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两位。
|
29.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南宋时我国经济中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也就是从哪里转移到哪里) (2)实现这种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什么? (4)北宋末年淮河以北被谁占领?
|
30. 难度:简单 | |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 (2)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哪个朝代,谁在位时开通的? (3)写出B、D所代表的河段名称。 (4)大运河开通的意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