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年山西省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

A.水稻、棉花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烟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都江堰的功能是

造旅游景点

防洪

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半坡原始人

C.山顶洞人

D.北京人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C.大禹建立起夏朝

D.原始农耕的出现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的?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春秋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

A.李冰

B.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方式是

A.奴隶起义

B.宫廷政变

C.争霸战争

D.变法或改革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长城的起止点是

①嘉峪关

②山海关

③临洮

④辽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尧舜禹时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据说我国的历法源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时期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在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年

D.公元221年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A.修长城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失去民心

B.骄傲自大

C.不善用人

D.刑法残酷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减轻农民负担

C.增加财政收入

D.发展农业生产

 

二、填表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朝代接龙

将“春秋、西周、东周、夏、战国、商”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入下框中。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识读

 

(1)图中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

(2)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3)教育主张有哪些?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规范文字。

(2)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