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印度文明
|
2. 难度:简单 | |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
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中古时代的欧洲社会 D.古代欧洲文明
|
4. 难度:简单 | |
有这样一本书,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一位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它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一千零一夜》 C.《荷马史诗》 D.《俄底浦斯王》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史实中,促进了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①亚历山大东征;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③鉴真东渡日本;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
6. 难度:简单 | |
“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A.麦哲伦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郑和
|
7. 难度:简单 | |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传播了人文主义 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
8. 难度:简单 | |
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光荣革命”的胜利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
9. 难度:简单 | |
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l776年7月4日: 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萨拉托加战役扭转战局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
10. 难度:简单 | |
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A.是为了抢占殖民地 B.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C.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 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
|
11. 难度:简单 | |
据《盐城晚报》报道,预计2017年盐城与京沪高铁无缝对接,沿海高铁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盐城地区的发展。追溯高铁的发展源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出现在: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
1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世界史上某一重大事件示意图,以下对此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C.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D.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英国人
|
13. 难度:简单 | |
一部外国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 A.英国宪章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巴黎公社成立
|
14. 难度:简单 | |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A.巴黎公社 B.宪章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成立
|
15. 难度:简单 | |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世界霸权
|
16. 难度:简单 | |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这一事件是: A.农奴制改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苏联解体
|
17. 难度:简单 | |
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内燃机的出现 C.电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应用
|
18.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图,其中的三角形连线标志着: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反法联盟的形成 D.拿破仑帝国形成
|
19. 难度:简单 | |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一,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A.牛顿 B.伏尔泰 C.达尔文 D.托尔斯泰
|
20. 难度:简单 | |
流行语反映着时代的思潮和特点。如果置身于1917年底的俄国,你将感受到的流行语是: A.“苏联新宪法” B.“十月革命” C.“农业集体化” D.“新经济政策”
|
21. 难度:简单 |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 D.创建斯大林模式
|
22. 难度:简单 | |
1919年某次国际会议上列强签订了一个处罚德国的条约,把德国作为猎物,践踏在脚下。在德国人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该条约是: A.《巴黎和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
23. 难度:简单 | |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形象地反映了: A.生态环境的恶化 B.经济危机的蔓延 C.霸权主义的影响 D.恐怖主义的泛滥
|
24. 难度:简单 | |
《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A. 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 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 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 “协约国”的暴行
|
25. 难度:简单 | |
“他们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句话评价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
26. 难度:简单 | |
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摘自《权利法案》 材料三: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美国总统威尔逊 材料四:“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死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1)(1)材料一图一石柱上面记叙了哪部古代法典的内容?图二漫画反映了古代哪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权利法案》的目的及意义。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4)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
27. 难度:简单 | |
科技改变命运,也推动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世纪中叶,工业化从英国传播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到了19世纪后期,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美国)杰弗里·本特利、赫伯特·去齐格勒著《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传奇,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工业化时期,主要国家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刘金源《工业化时期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1)结合材料一,说说工业化传播有怎样的的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发明?其中图一所示发明的广泛应用促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这一论点提供相关史实。 (4)根据材料四,概括工业化时期城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能够得到哪些启发或警示?
|
28. 难度:简单 | |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而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改革使俄罗斯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下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四:我们美国政府正在打一场伟大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反对贫穷与经济不景气……我们正在挽救伟大而珍贵的政府。 ——罗斯福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制度?为什么说改革使俄罗斯发生了转型?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3)出现材料三1921年—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变化的趋势与苏俄(联)哪一项经济政策有关?该政策有何创新之处? (4)材料四中所说“伟大的战争”指什么?打这场“战争”罗斯福采用了什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