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证据,历史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烧石、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 )。 A. 学会使用火 B. 爱美 C. 居住在北京 D. 学会直立行走
|
2. 难度:中等 | |
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 )。 A. 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 陕西省半坡遗址 C. 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
3. 难度:简单 | |
今天海内外华人多以“炎黄子孙”自称,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 黄帝 B. 炎帝 C. 黄帝和炎帝 D. 黄帝和蚩尤
|
4. 难度:简单 | |
约公元前2070年,“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了,它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
5. 难度:简单 | |
“平王之时,周势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中此段所述“诸侯争霸”出现于我国( )。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
6. 难度:中等 |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纷纷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老子——道家——“无为而治” B. 孟子——兵家——“民贵君轻” C. 墨子——墨家——“兼爱”“非攻” D. 韩非子——法家——“以法治国”
|
7. 难度:简单 | |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以下人物中,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 )。 A. 项羽 B. 刘备 C. 张角 D. 陈胜
|
8. 难度:困难 | |
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统治局面得以出现是因为文帝景帝( )。 ① 减轻赋税 ②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③重视以德化民 ④废除严刑苛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9. 难度:简单 | |
东汉初年,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被称为“光武中兴”,它赞扬的是谁的功绩?( ) A. 王莽 B. 刘秀 C. 刘邦 D. 刘彻
|
10. 难度:中等 | |
近年疆独势力猖獗,企图分裂我国新疆地区。但早在西汉时期,今新疆地区就属于中央政府管辖,证据即为西汉政府在此地区设置了( )。 A. 新疆都护 B. 安西都护 C. 西北都护 D. 西域都护
|
11. 难度:简单 | |
“治疗疾病不如预防疾病”,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中就提倡这一理念。他所写的著作是( )。 A. 《论语》 B. 《水经注》 C. 《齐民要术》 D. 《伤寒杂病论》
|
12. 难度:中等 | |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脉络,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以下时代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史前时期 ②夏商周时期 ③秦汉时期 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④①
|
13. 难度:简单 | |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一句歌词道尽三国纷争,以下哪场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牧野之战
|
14. 难度:中等 | |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人民爱吃 B.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民族融合的影响 D. 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
15. 难度:简单 | |
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 A. 《兰亭序》 B. 《女史箴图》 C. 《洛神赋图》 D. 《玄秘塔牌》
|
16.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春秋战国铁制农具 图二:战国后期某水利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纷繁,但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图二的水利工程名称是什么? (3)材料二中“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所学知识,商君变法后的秦国百姓要想获得爵位与赏赐土地,最佳方法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上述变法有何意义? (5)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2个即可)
|
17. 难度:中等 | |
统一是统治者巩固统治、维护安定的重要前提,更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译意:凡是不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内,不是孔子所传下来的学问的,都要断绝他们的进身之道,不要使他们的学说发展。邪僻学说不流行于世,则统治的法度就可以统一明了,百姓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 (译意:北魏孝文帝说:“我国兴起于北方,定都于平城,虽然富有四海,但是各地文化习俗不同。平城是军事用武的地方,却是不适宜文治久安。如果继续在平城,要学习汉族比较先进的文化习俗,是比较困难的”) ——《魏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巩固统一?对后世有何影响?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为维护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维护祖国的统一,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为维护祖国统一做些什么呢?
|
18. 难度:中等 |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不断的得到了发展、传承与传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是什么?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是什么时期? (2)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史书记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我们可以查阅哪本史书?这本史书由谁创作的? (4)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把我们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一起传播了出去,这条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是谁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贡献? (5)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早在三国时期,我国船队就曾经到达过今天的台湾地区。当时的台湾地区被称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