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A. 盘庚迁殷 B. 武王伐纣 C. 平王迁都 D. 西周灭亡
|
2. 难度:中等 | |
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3. 难度:中等 | |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 ) A. 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B. 国王迁都 C. 爆发平民大起义 D. 少数民族攻破都城
|
4. 难度:中等 | |
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
5. 难度:困难 | |
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图一 司母戊鼎 图二 甲骨文 图三 殷墟宫殿复原图 A. 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 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 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 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
|
6. 难度:简单 | |
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了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 A. 四羊方尊 B. 青铜立人像 C. 人面鱼纹盆 D. 司母戊鼎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青铜神树,1986年8月出土,造型为一树状,上有神鸟。原树高384厘米,3簇树枝,每簇3枝,上有27个果实和9只鸟,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此文物出土于( ) A. 河南殷墟 B. 四川三星堆 C. 陕西西安 D. 浙江河姆渡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处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B. 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 C. 没有人身自由 D. 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
9. 难度:困难 | |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 适者生存
|
10. 难度:中等 | |
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 晋 B. 齐 C. 楚 D. 秦
|
11. 难度:中等 | |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②处是( ) A. 燕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
12. 难度:中等 | |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13. 难度:简单 | |
位于岷江中游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白渠 D. 大运河
|
14.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350年,一个叫张三的秦国人勤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 ) A. 授予爵位 B. 免除徭役 C. 授予田宅 D. 免除赋税
|
15. 难度:困难 | |
下面关于甲骨文(见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晚期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及科技成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战国时期,我国历法取得重大成就,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B. 今天的农历,又称“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C.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诊断法,一直为后世中医所沿用 D.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整套编钟最为著名
|
17. 难度:简单 | |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端午节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关系最密切( ) A. B. C. D.
|
18. 难度:简单 | |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 A. “仁”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法治”
|
19. 难度:中等 | |
学习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0. 难度:简单 | |
苏州的穹窿山地处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素有“吴中之巅”之称。此山气势雄伟,山色秀美,历史悠长,人文景观丰富。经考证,穹窿山正是当年孙武的隐居地,并在此完成了一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兵书”的著作,那么这部书就是( ) A. 《孙武传》 B. 《孙子兵法》 C. 《论语》 D. 《孙膑兵法》
|
2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①______ ”。 材料二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②______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③_____ ”。 材料三 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1)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2)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此项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材料二 晋文公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1)齐桓公和晋文公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2)有人说:“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地位”,你觉得齐国凭借的“政治威势”是什么?晋国凭借的“军事胜利”主要是指哪一次战役?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
23. 难度:困难 | |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历史学习中,通过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请看下列两幅图,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大变革时代”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你能将下列关于它们之间联系的相关说明,按照你发现的历史规律排列吗?(请将英文代号填写在相应数字序列后)
A、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E、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1)排序:① ② ③ ④ ⑤ 。 (2)图二中,商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 (3)你怎样来认识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 (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并列出三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